正文 第34章 適當保持距離也是一種幸福 (2)(2 / 2)

我提前在網上安排好工作,告之我的哥們兒,我明後天會下線處理一些問題,讓他們有事打我的手機,然後從儲物間裏翻騰我的相機、遮陽帽、雨披、背包、慢跑鞋等物品。老婆聽我翻箱倒櫃,探了個腦袋看了一眼……

我清晨出發前,想了想,還是在我的電腦屏幕上貼了一張便條“我出去玩兩天,毋念,照顧好自己,睡前記得關好門窗,冰箱裏還有酸奶。”

深秋近冬,風蕭蕭兮,略感寒意。

我根本不在意是誰跟我在走,我隻想走路,我壓低帽簷,沒有仔細看同伴的臉,我就這樣走在7、8個人隊伍的後麵,沒有開口,腦子裏回響的是《阿甘正傳》裏的音樂《San Francisco》……

離開喧囂的市區,街道逐漸寬廣了起來,同伴中有人聊天,我沒注意聽。我覺得自己背後滲出的汗水漸漸帶走了鬱悶……我加入了話題討論。

傍晚時分,大家落腳一個古鎮,住在客棧裏,條件不佳,但心情卻因周圍的青山綠水變得舒暢不少。往日住慣了鋼筋水泥森林的城市人,覺得吱吱嘎嘎作響的朽木樓梯都是返璞歸真的美好。

夜裏,同住的夥伴鼾聲如雷,我身體已然疲憊,但睡意全無,披著抓絨外套蹲在門口抽煙,聽山間水流汩汩,想念的卻是老婆。給我琵琶糖吃,衝我撒嬌,朝我發火,捏我掐我踹我的那個她,現在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房間裏可好?

如果她此時此刻陪伴在我的身邊,我還會生氣嗎?不會,我會帶著她走,看盡世間一切美好之物。塵世的煩惱,正是因為我們無法脫身,才會變成困擾。

我以為用自己的成熟,可以包容她的所有不切實際,但我錯了,她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物種的多樣性是無法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的。可能正是因為我之前對她辭職意願表現出的否定態度,讓她選擇了“獨斷專行”,凡事都有因果。

我也應該多想想他人的處境。比如我的哥們會跟我產生分歧,如果我不用強勢去打壓他的“標新立異”,他會有更多的創意或者想法,付諸於工作;相反,我總是用一種成型的模式,去要求他,他會疏於創新,而按照傳統的模式,按部就班。回頭我再要求他創新,他也會覺得無所適從。

婚姻、家庭、工作、親情、友情……都是一個變量,我所能做的就是去不斷調整自己,而非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要求他人。

我也才結婚1年,按照職場經驗來說,也隻是一個菜鳥,我需要放低姿態,摒棄以前的所謂經驗,再次適應新環境。

身處大自然中,我才領悟到,適應是王道,大道無形的法則;才理解為什麼《斷臂山》的取材背景是荒無人煙,但風景絕佳的場地……我們需要從自然中獲得更多的心靈力量。

逃避,永遠隻是暫時。但暫時的逃避,可以讓我們更加置身事外,保持清醒的認識到不足。

我淋了一身秋雨,回到家中,受到了薑湯加噓寒問暖的待遇。我從外麵濕淋淋的包裹裏,翻出幾片幹爽的楓葉,遞給老婆,說:“停車坐愛楓林晚……下次我們一起去郊遊吧,反正你現在也是自由職業者了……”

我的確低估了老婆的能量,她開了一家網店,主營嬰幼兒孕婦產品,順帶也把我以前的漫畫、雜誌作為禮品派送賣出去。

用老婆的話說:“現在嬰幼兒市場的前景很大,家裏都隻有一個孩子,新生代的父母肯定不會虧待自己的孩子,但市場上的質優的產品太貴,所以開這種網店就是符合80後會上網的父母的消費需求……賣不出去的囤貨,以後還能留著自用。”

神仙眷侶般的生活正是如此:白天我在客廳工作,老婆在書房經營網店;中午一起叫外賣;下午我們手拉手散步去超市、菜市場買菜,做飯;晚餐結束後,我跟老婆一起在客廳看下載的高清電影;避開周末,去郊外放鬆,住在帳篷裏,聽蟲叫蛙鳴,數星星……

禦宅大神的度假指南。

★錯開旅遊高峰期——用最低的價格,玩遍萬水千山;

★自由安排時間——想什麼時候度蜜月,想什麼時候玩鴛夢重溫的結婚紀念日都可;

★利用網絡,認識地陪——花最少的時間精力,盡享隻有當地人知道的好吃的,好玩的;

★緩解矛盾——出現婚姻危機,及時調整工作,找個天公作美的時間,出去玩,好山好水好心情,所有的煩惱、矛盾掃光光,而不必擔心上班族的年假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