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被告謀反(3 / 3)

榮王一脈就藩已經好幾十年了,第一代榮王朱祐樞是憲宗第十四子,孝宗年間就藩常德府,經孝宗和武宗三十多年,再到如今嘉靖三十年,榮王一脈就藩幾十年,從皇子時起就養在深宮,根本不知世事,大明的皇子教育原本就稀鬆平常,藩王就更差勁了。

在王文海印象之中,朱載墐學識平常,性格急燥又浮華不定,主意多變,貪圖享樂,才二十出頭就沉迷於酒色。

不然的話,也不會在一次酒宴後突然暈倒。

隻是今日榮王殿下的表現不同往常……

兩個人都在內心沉吟考量著,半響都沒有人說話。

朱載墐漸漸明白過來,眼前這王文海,雖然真有其事,但其上來先聲奪人,故意嚇唬自己,怕是想借此事來拿捏,真真好大的膽子!

明白過來之後,朱載墐內心其實還是頗為羞惱的,適才王文海劈頭一句你要造反,卻是將朱載墐嚇的差點尿了褲子……

王文海心中卻是驚疑不定,隻道:“這小豎子還真鎮定,大有長進嘛。”

……

半響過後。

朱載墐沉聲道:“你說,誰密告我謀反?”

節奏已經有落入朱載墐掌握的感覺。

“右長史孟長樂。”王文海有些無奈,小聲應道:“估計和常德知府李文進也脫不了關係。”

朱載墐有些詫異的道:“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問話之前,朱載墐還認真搜索了一下回憶,最近朱載墐考慮的事情都是怎麼擴大王府養的雜戲班子,搜尋湖廣和江西一帶有名的雜戲高手,另外就是感覺開銷巨大,想要多弄一些錢,還有未過門的王妃已經死了一年多,朱載墐在考慮向禮部上書,替自己再挑一個王妃。

這位青年親王腦子裏都是吃喝玩樂和搞錢搞女人的事,和謀反這種事真是半點關係也沒有。思索一番過後,朱載墐也是搖了搖頭。

都被人密告謀反了,事前一點跡象沒有發覺嗎?

還真是頭豬啊!

王文海道:“常德知府李文進是嘉靖十四年進士,和臣一樣是出身三甲的同年。若無大功或軍功在手,四品黃堂便是此人的極限了。這人好大喜功,上任常德後就做了很多急功近利之事,考評不過中平。他急欲立功,若能告謀反成功,等若他也立下了和新建伯陽明公一樣的功績,就算不成,首告的是孟長樂,李文進不會擔太大的關係,他幹這事有好處沒風險,臣估計他此時多半在府衙裏樂不可支。”

朱載墐思索了片刻,大致在腦海裏勾勒出一個精明強幹孜孜進取而不擇手段的官僚模樣,同樣是嘉靖十四年三甲進士,李文進明顯比王文海強多了。

“那右長史孟長樂為甚要做這樣的事?”

王文海聞言正色道:“臣和孟長樂的關係不大融洽。此次告殿下謀反,他們也說是臣的縱容,臣也脫不得幹係。”

朱載墐想了想,大抵明白了怎麼回事。

記憶中朱載墐對王文海還是很倚重的,王府中官員很多,多半事情朱載墐都依從王文海的主張,畢竟這人主動轉任王府官,就是奔著撈好處來的。一般沒有節操的人相對容易打交道,很多王府撈錢的事都是王文海主動幫著實行,不象有的王府官,擺著進士官的架子,不願和宗室還有宦官同流合汙。

朱載墐對王文海滿意,別的官員在王府中就倍受打壓,那個右長史孟長樂就成天板著臉,一副鬱鬱不樂的神情,和他的名字完全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