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新糧,散發著糧食特有的味道。
令人感覺心神愉悅。
兩個大糧商也是極為興奮,這件買賣這樣做成了。
原本荊州的糧商們可是隻能攀附在他二人門下乞食了。
“有人來鬧事了。”
“還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由於竟爭太激烈,原本王府那頭考慮的也就是荊州這邊容易出事。
江南和浙江那頭,沒有親藩,也沒有龐大的糧市,隻要分區調整到位,麻煩不會太大。
荊州這裏,原本就是防著出事。
還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這些地頭蛇也是膽子大,同樣也是利益所驅。
一夥百來十人,拿著棍棒,一看就是地方上的無賴混混,嘴裏嘰嘰喳喳的叫罵著,奔著糧船這邊就是衝了過來。
王英和張勝傑二人都有伴當護衛。
不過這場麵大了,兩人也是麵色難看。
真打起來,官府的人肯定躲在一邊。
進了衙門就是隻剩下花錢的事了。
弄不好這買賣不光不賺,還得賠錢!
這時候二人急的不知如何是好,卻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榮王府的親軍護衛。
是不是靠的住,就看這一回了。
……
“地痞無賴生事。”
有人說了聲。
一個青年漢子點了點頭,笑了笑。
他坐在江邊酒樓上,百無聊賴的打量著碼頭上的行行色色。
也確實是無聊。
多半是在忙著生計的商人,夥計,碼頭上的力夫,管事,掌櫃。
各色人等,俱是為了名利來來往往。
而對這個青年人來說,他的名和利從他出生那天就擁有了。
再奮鬥是這樣。
耽於安樂也還是這樣。
不會更好,也不會差。
身為保靖州宣慰司三品土司的嫡三子,長兄彭虎臣,次兄彭良臣為大明盡忠而死之後,彭藎臣的富貴是與生俱來,旁人想搶也搶不走,自己想讓也讓不掉。
其父彭九宵早逝,因為對大明效忠,賜給文官勳官散階。
大中大夫,資治少尹,正四品。
後來又加湖廣布政使司參政,逝世後傳土司位給彭虎臣。
彭虎臣,彭良臣先後替大明領軍交戰,病歿在外,朝廷也是給了撫恤恩典。
要說大明對彭家不差,但彭家更是對大明忠心耿耿,說一不二。
彼此不算有虧欠,也是稍有些不足。
畢竟鬧騰的厲害的,不守規矩的土司,大明給的反而多些。
會鬧騰的孩子有奶吃?
彭藎臣甩甩頭,沒有多想。
這一次他是微服出行,但身邊還是帶著十來個護衛,也有寨子裏有大明官職在身的老人跟隨。
澧州彭家的彭應時是彭藎臣的堂叔,近支宗親。
澧州彭家想和榮藩結親,族裏多半的長者都讚同。
這件事也在推動之中。
彭藎臣卻是有些疑慮。
大明的官場他是見識過了,骨子裏是對土司們的鄙夷和輕視。
哪怕他們要借土司兵打仗,轉過身來就是看不起這些蠻夷。
大明親藩是何等樣人,這個榮王殿下是何等樣人?
這個親,結了之後對保靖州有什麼影響,一切都是謎團。
得親自去看一看,才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