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好不到哪去(2 / 2)

但遇著親藩勳貴太監土司這些文官體係外的勢力,文官們肯定是選擇抱團。

最少在天啟之前就是這樣的傳統。

天啟年間是東林黨下手太狠,不留餘地。

浙,齊,楚,諸黨鬥不過東林,隻能抱著魏忠賢大腿求生,然後翻手又把東林黨徹底幹翻。

根子還是在萬曆年間埋下的雷,天啟年間大爆發而已。

正因有了永順彭家的事,保靖彭家才考慮和親藩結親。

文官們肯定會有反應,但隻要榮王不扯旗造反,和親藩結親後,很明顯保靖彭家的忠誠度和可靠程度會提升一個層次。

彭藎臣和彭家的族老們,傾向同意的基礎就在於此。

至於顧慮,當然是不知道榮王品性和行事風格,對於和親藩靠的太近,頗有疑惑。

眼前之事,也是令彭藎臣終於有了一絲興趣。

一則通過王府的人看主人,總會有所得。

二來身為保靖州現在的掌舵人,出兵放馬是必然的事,能看到王府親軍擺陣,雖是對著一群無賴,也是令彭藎臣大感興趣。

“應該是不至於。”

一個族老搖頭笑道:“估計是事前得了吩咐,王府要掌控出糧的渠道,總得做一些姿態出來。不過,要說親軍真的和荊州打行的人動手……應該是有交代,不要弄到這樣決裂的地步。”

“我看也是,總得考慮荊州官員和荊王府的觀感。”

“但這裏退了,其餘各處的糧商怎麼信任王府的承諾?”

“那個招標的事我也聽說了……銀子都拿到手了,糧商不服又怎樣,打官司找王府要銀子?”

“說起來那些商人也真是蠢到家了,大捧的銀子找親藩府邸要個虛無縹緲的承諾?”

“聽說時我也笑死了……”

幾個族老你一言我一語,均是不看好這裏能動起手來。

畢竟榮藩在湖廣不是一家獨大。

榮王在地方官員眼裏也相當有危險。

這個關口,當然還是要安心發財較好,不要再弄那些過於出格的事了。

這一次王府主要的精力用在收糧出糧上,在保靖彭家的族老們看來,就是王府有意要改弦更張,不再過於關注親軍護衛等犯忌的事,把精力用在賺錢上,真真是皆大歡喜。

是以幾個族老彼此交談,議論,也都是認定了王府不會真的令親軍動手。

……

酒樓上的議論,打行的幾個首領不可能聽的到。

不過他們想的也是和那幾個彭家族老議論的相同。

榮王府既然有什麼招標會。

也承諾會護衛糧商們運輸和經營的安全。

以此來吸引商人招標投標,大捧的銀子買來什麼地區的銷售權。

在打行的人看來這都是屁話。

和大明王府的親王講信心,說承諾?

這不是與虎謀皮?

那些湖廣的王府,什麼樣烏七八糟的事沒做過?

明奪暗搶的缺德事兒,王府哪樁沒做過?

就他們這些打行的無賴,替荊王府做的缺德事就不止一樁一件。

榮王府能好到哪去?

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