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帝鄉如夢不可期(1 / 3)

王守澄聽了這句詩詞,也是難得其中深意。他自然之道安王曾與安康公主會麵,雖然不知言談內容,卻知道二人言語不諧,今日見了公主的迷信,心中猜到了三兩分,卻也不敢妄加揣測。側目見劉寶兒在畔伺候,問道:“劉寶兒,你可知道這句詩詞什麼意思?”

劉寶兒見王守澄麵上驚疑不定,不敢回話,隻訕訕地低聲道:“孩兒魯鈍。”

王守澄歎了口氣,道:“我調教了你這些日子,你還是如此蠢鈍。倒是魚弘誌那個小子,聰明的緊。可是我終究知道,他是仇士良的人。”說到此,臉上露出一絲戾氣:“如今的風聲,一日緊似一日了。你若還是如此不開竅,我身邊愈發連個得力的人也沒有了。”

宛如靜靜的聽二人說話,見他真情流露,絲毫不將她算作外人,心中竊喜,便開解道:“大將軍深謀遠慮,才思過人,不必過於擔憂。我們雖然魯鈍,卻是真心為大將軍做事,還請大將軍多提點一些。”

王守澄聽她說出此話,心中微微得意,麵上露出笑容:“宛如,我素日將你當做外人,處處防著,今日才知道你的好處。你可別怪我,就算咱們是賜了對食的夫妻,有些事情我還是不敢不妨,皆因咱們的身份......”

宛如微微一笑,欠身道:“大將軍何出此言,宛如從來不敢心懷怨恨,隻求哪日能為大將軍出力,也不枉費了咱們的情分。”心中卻是啐了一口:“咱們的情分,我不讓你死無葬身之地,我就在這宮中白活了。”麵上卻不露出半分。

王守澄見她麵容帶笑,更兼嫵媚,心中大喜,上前欠身拉住她的手,道:“有宛如姑姑的幫襯,咱們必定是無往而不勝。”

宛如嫣然一笑,點頭道:“全憑大將軍吩咐。”

話說這英雄遇英雄,是惺惺相惜,若是美人見美人,則是爭風吃醋了。這芳韜自從見了文夕,對她的穿著打扮,無不豔羨,回來說與母親。馮氏那日得了文夕不冷不熱的言語,本就生氣,此時聽著女兒對她讚不絕口,心下更是妒火中燒,便對丫頭桂枝啐道:“好好的小姐,都讓你們帶壞了。”

桂枝忙跪下道:“夫人息怒,婢子看管不嚴,讓小姐跟她見了一麵,不過是說了兩句話兒。”

馮氏啐了一口:“說了兩句話兒?那就了不得了。芳韜這幾日每日纏著我,要什麼和田玉簪子,我上哪裏尋去?”

回頭看著芳韜默默不語,便柔聲道:“芳韜,不是阿娘小氣,你要知道,這和田玉的東西,不是咱們官家可以用的。況且你是咱們家的小姐,須知婦容一向遠不及婦德,你打扮她那個樣子做什麼?”

芳韜撅起嘴,不悅道:“她隻是個小小的幕僚夫人,憑什麼穿戴的比我還好?”

馮氏瞪了桂枝一眼,笑道:“我的好女兒,阿娘不是說了,她哪是個什麼正經夫人,是公主的女冠,賜給了李商隱。你還小,其中的事情說了你也不懂,隻是,這是萬萬不好的。走到哪兒都讓人瞧不起。”

芳韜一怔,點點頭:“女兒記住了,今後不跟她來往就是了。”

馮氏方才拉上她的手,柔聲道:“這才是個小姐應該有的樣子。”說罷回頭看了桂枝一眼:“小姐這幾日的繡品呢,我瞧瞧。可有進益了沒有。”

芳韜一疊歡喜的拿了自己的繡活,給母親查看。

馮氏見那繡品,是一株牡丹,針腳細密,隻是精致有餘,而靈氣不足,便搖頭笑道:“也還罷了,足見你是廢了心思的。隻是從今往後別再躲懶,好好得練習去吧。”

芳韜“恩”了一聲,心中不服,卻也不願和母親頂嘴。

馮氏見狀,道:“你若見了真真的好繡活,你就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芳韜悶悶的繡了一上午,腰酸背痛,便出來舒展筋骨。桂枝見她一上午悶在閨房繡花,樂的躲懶,早不知去了哪裏。芳韜也樂的沒人跟隨,又是徑自出來瞎逛。

眼見一池芙蓉早已零落,剩下幾枝枯枝敗葉,如同敗絮一般飄在池中,便尋了石子,向水中扔著玩,玩了一會兒,忽聽傳來低聲的吟哦,聲聲曼妙動聽,宛若仙樂,隻是聲音極低,聽不清唱了些什麼。

她抬頭一看,笑道:“我原來又逛到這裏來了,不必說,這個唱歌的必是那個玉陽山的女冠,倒也是一副好嗓子。”她本是小孩子心性,父母越是不讓做的事情,越是好奇心重,便悄悄地又踱進小院。

走到窗前,聽清楚了文夕的唱詞,隻聽她唱的是一首采蓮曲: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