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布魯諾(1 / 1)

歐洲的封建社會被認為是“黑暗的中世紀”,教皇利用手中的權力,不但大肆地壓迫各國人民,而且還假借“上帝代言人”的身份,用宗教信仰鉗製人們的思想。但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是不變的道理,尤其是思想領域,布魯諾正是在哥白尼的手中接過了“宣傳科學,破除權威”的接力棒。

“異教”鬥士

1548年,布魯諾出生於意大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14歲時,他曾學習古典文學、邏輯學和雄辯術。17歲時進入修道院學習,這時,他已經被懷疑有異教徒的跡象。他24歲時擔任神父,然而因為閱讀並談論“異教”書籍以及表現出對宗教教條的不滿,即將麵臨宗教審判。布魯諾被迫開始逃離,但是他依舊堅持批駁教會和社會的腐朽,諷刺宗教迷信。

浴火英雄

因為不斷地受到宗教迫害,布魯諾曾經在日內瓦、巴黎、倫敦等地流亡。1583年,他在牛津大學講授哥白尼的“日心說”並予以發展。其後又輾轉至巴黎、德國等地,與天主教徒進行論戰,主張所有宗教都應在自由辯論的基礎之上和平共處。1592年,天主教宗教法庭以“異端學說”罪逮捕布魯諾,然後將他囚禁在羅馬監獄達八年之久。1600年,布魯諾因堅持己見被處以火刑。

對“日心說”的發展

布魯諾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不但否定了基督教賴以維持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說法,而且他還認為宇宙無限,並且存在著無數個世界,每個世界有它獨自的中心,但是整個宇宙沒有一個絕對的中心。宗教法庭判處他“異端學說”的罪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布魯諾否認了基督教以前有關上帝的許多證明,他堅持唯物主義的觀點,認為“上帝隻不過是一位不尋常的技術熟練的魔術師”。

自由的化身

布魯諾堅持為“日心說”的辯護,動搖了基督教“大廈”的根基,他主張的寬容精神和思想自由是對當時教會專製的有力抨擊,並且一直激勵著歐洲的自由運動。他麵對火刑而從容赴死的舉動,更是被當做大無畏的殉道者而受到後人的崇敬。

曆史回音壁

羅馬教廷判處布魯諾火刑時卻虛偽地聲稱要給予他“盡可能寬厚但又不流血的懲罰”,麵對神職人員在火刑前向他舉起耶穌受難的十字架,布魯諾輕蔑地轉過臉去,並諷刺道:“你們宣讀判決時的恐懼,要比我走向火堆時的多得多。”在今天布魯諾當年受難的地方,矗立著後人紀念他的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