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驚鴻有些煩躁,除掉封洛妖為帝師,董璃月為皇後的這兩件事情被大臣一致反對之外,北疆的戰事告急也讓人十分的頭疼。
駐守北疆的將軍正是蕭鼎——簫偌的父親。而如今宮裏出了事情,蕭鼎駐守在邊疆的心思似乎有些怠慢。
還有白日裏董璃月……
罷,罷,罷!
曲驚鴻翻了麵前的折子,心煩地步入寢宮裏歇息。這許多年裏,他都宿在禦書房邊上的羲和殿。
孤燈無影,董璃月悄悄地潛進了禦書房裏。看到桌案上堆著許多的明黃色綢製的皺著。董璃月就覺得頭皮發麻。
那張紙條上隻說了禦書房桌上,也沒說什麼東西。叫她怎麼找?
董璃月秀眉一掃,眼裏卻掃到“流風”兩字。目光立即定格在了桌案正中攤著的奏折上。折子上書著的事情,渾身顫抖得像秋風裏的一片幹樹葉。
奏折沒有署名,上麵一段冠冕堂皇的話自然不多贅述,內容卻是說的當初董璃月和曲流風離開京城後,被追殺的那段往事。
那時董璃月離開京城,刺客直指最有可能奪得皇位的福郡王曲驚鴻,自然就放棄了對董璃月的追殺,一心一意地對付福郡王。但是當時曲驚鴻雖心知董璃月離京會脫離刺客們的視線,但卻依然還是不放心地,遣了百來個侍衛隨行,令悄悄地撥了一小隊暗衛暗中守護。
這本沒什麼,但是福郡王這付帶了許多私心的做法,卻讓朝廷裏一名對他忠心耿耿的大臣,打心底的嫉妒和擔憂。因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也不貪女色。而福郡王那時身邊保護的暗衛都嫌不足,卻還生生撥了一半給董璃月。雖說她未收到過半紙福郡王的休書,還算是正牌福郡王妃,但是再那位大臣看來有十幾名普通侍衛護送已經足夠!
恰巧在不久之前,董璃月庶出的身份鬧得風風雨雨,而當時董璃月的父親——董軒並不親福郡王一係。那位大臣擔心生怕一日董璃月受其父親的蠱惑,做出一些無可挽回的事情,壞了福郡王奪王位的大事。
故,在董璃月離開京城不久之後,重金買了刺客刺殺董璃月。
奏折上所述之事大致如此。而奏折之下,用朱砂覆了批注,邊上還蓋了玉璽之上獨有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下麵的批注再一細看。
大致說來是:將那位大臣流放北疆,永世不得歸京。所有關於此事的證據,即可銷毀!
是曲驚鴻的字跡,她曾為他研磨,自是記得。然而這一刻,心中酸楚難言,雙眸苦澀得卻溢不出半分淚水,隻覺得胸口氣悶,唇齒間的血腥氣氣味蔓延到喉中,直欲嘔吐出來。
原來,從一開始,他就是騙她的。
他對於殺了親生兄弟的凶手,也不過是流放北疆而已。他對於她,則是銷毀所有的證據……
董璃月瑟瑟地站在禦書房裏,燭火直直地燃著,如要衝上雲霄。她卻隻覺得世上再沒有何處的風能比這裏更大更肆虐,吹得她站不直身體,卷著她狠狠地跌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