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這些東西想要賣出去,一般人怕是不懂,一會兒咱們在城裏要幹什麼,架起火堆,烤紅薯!”
烤紅薯?眾人一怔,看著李燁,“燁哥,什麼是烤紅薯啊?”
李燁笑嗬嗬點頭,“這應天府的集市在哪裏啊?”
“或者說吃的東西都在哪裏呢?”
洪大郎對應天很熟,“這應天府有十三城門,兩座水關,通濟門之內,是達官貴人們經常去的地方,那裏的小商販極多。”
李燁點頭,但同時也想到了曆史書上對明朝都城應天府的形容,這個城池,不適合當都城。
之所以不適合,那就是古代的建築格局,和風水上的講究了,當然用現代科學解釋,門道就更多了。
通濟門,在明皇宮和普通人聚集的地方的連接處,這裏有一大片坊市。
“得,咱們就去那邊,大郎,你能找到爐子嗎?”
烤紅薯是需要爐子的,之前的爐子還沒有做好,留在廟裏的兩個家夥正在抓緊製作。
想要賣烤紅薯,隻能將就了。
“燁哥,爐子好找呢,我認識城中的牙人,他們跟前不用的爐子多了,到時候給他們點小錢就行了。”
李燁點點頭,洪大郎等人在城中之前混日子的時候,認識的人不少。
說話之間,幾人就扛著東西到了通濟門附近,通濟門一般是沒有人進來的,這裏是專門留給達官貴人們出城用的。
人流湧動,叫賣聲四起,到處都是賣布匹草鞋還有炊餅的。
洪大郎一瞧,心裏麵就沉了下去,“燁哥,這裏沒位置了。”
李燁也是納悶,明朝的都城怎麼商業如此火爆?洪武年間不應該啊。
思索的時候,李三郎指著不遠處的一個拐角。
“燁哥,你看那裏如何!”
不得不說,李三郎眼光有些賊,那牆壁的拐角,背後是一堆又一堆的麻袋,麻袋堆積足足有兩個人那麼高。
而前麵,正好是一片空地。
洪大郎抬眼一瞧,“誒,就是啊,快快快,咱們趕緊過去。”
李燁剛想說什麼,但幾兄弟已經擠了過去,罷了, 就這裏吧。
來往行人極多,這個點正是官員們上班的時候,路上的行人裏麵,官員少,百姓多,富商什麼的剛剛起床,正在街道上溜達呢。
烤紅薯是一個技術活,找到了幾個熬藥的爐子,洪大郎很是開心,就是爐子有些小。
上麵有別人不要的瓦罐,打破了底,正好糊上泥巴,前前後後花了將近一個小時,工具算是做成了。
李燁倒是沒有覺得事情有多麻煩,洪大郎等人也不覺得,就是一個勁兒在一旁嘀咕:啥時候開始烤啊。
大清早李燁和洪大郎說起烤紅薯的時候,七兄弟早就開始流口水了,現在一個個眼看著烤紅薯就要開始,爐子還沒有做好,那叫一個著急。
李燁不慌不忙,火折子點燃幹草,煙塵就開始飄了起來。
“三郎,按照計劃行事。”
在古代,買東西全靠吆喝,但吆喝這事情,得有一個基礎,那就是你的東西大家得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