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開了宦官識字讀書的口子之後,明朝第一代‘知識型’宦官之中的“傑出”人物王振就由內書堂走到了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中央,憑借著出色的政治手腕和與眾不同的伎倆,很快就控製了皇帝,超越了內閣對他的鉗製,獨攬了朝廷大權,還命人摘去了宮門口懸掛的“內臣不得幹預政事,預者斬”的鐵牌,徹底去掉了這把高懸在太監們頭頂的利劍。自此而始,汪直、劉謹等權閹巨蠹就接連不斷地冒了出來,以皇上家奴的身份把持朝政,一些軟骨頭的官僚見宦官權勢日盛,便趨炎附勢地巴結,賣身投靠換取個人位祿的高升,形成了一個勢力龐大的閹黨集團。宦官專權發展到明朝末年,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出現了魏忠賢這樣權傾帝王的“九千歲”。
不過,明朝宦官集團權勢再大,說到底根子還在這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身上。他是宦官集團最大的靠山,沒有他的撐腰,那些自稱“奴婢”的權閹巨蠹連條狗都不如。曆史上,在嘉靖皇帝之前,明朝那位被稱為“風流天子”其實十有**是患了多動症的明武宗朱厚照,終日沉湎玩樂,遊戲國政,留下了昆曲“遊龍戲鳳”這樣千古的笑柄。這個朱厚照在皇宮裏玩著還不過癮,專門在西華門另築宮殿“豹房”,豹房之內,美女如雲,朱厚照在此過著恣意妄為的**生活,把朝廷大小事務完全撇給了以劉瑾為首的宦官集團,當時把持朝政的太監有八人,史稱“八虎”,八虎之首的劉瑾更號稱“立皇帝”。可是真正的皇帝在淫樂之餘從豹房的門縫中塞出一張二指寬的條子,就把這個權勢滔天、一時無兩的“立皇帝”滿門抄斬,劉謹被淩遲三日而死,已被割成細條的肉也被原來受過他禍害的人家花錢買去吃掉。所以,處理朝政不敢說容易,抑製內宦對朱厚熜來說就太簡單了,確實可以說是在他“一振作之間”。
可是,麵對著忠誠老實、一心輔佐主子的呂芳,朱厚熜實在不好做出這個決定,隻能以裁汰冗員、節度開支為借口,說太祖年間隻有幾千名內侍,眼下宮裏竟然有八萬多,這麼多張嘴要吃飯,已經成為國朝財政的一大負擔,至少應該減少80%以上,此外,十二監、四司、八局等“二十四衙門”的掌印太監要實行考核競聘上崗,一定要擇賢能者而用。
呂芳麵有難色地說:“主子之命,奴婢不敢不聽,但象奴婢這號廢人早已被家族除名,無所可依;自家又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讓他們出宮,隻怕活命都難……”說到這裏,不禁流出了眼淚,跪在朱厚熜的麵前,哽咽著說:“天可憐見,請主子念在奴婢們這些年悉心伺候的份上,給奴婢們一條活路……”
朱厚熜也知道呂芳心地仁厚,在宮裏有“活菩薩”、“老祖宗”之稱,等閑要責罰個內侍宮女他都不忍心,讓他一次把幾萬名內侍趕出大內,使其流落街頭,呂芳是萬難做出這等事情的,便歎了口氣說:“唉!朕也知道你難,朕也難。你掌司禮監這麼多年,國朝財政拮據你也不是不曉得,朕要幹點事情,沒有錢怎麼行?朕以前虧欠天下人太多,如今矯枉必須過正,凡事都得從自身做起,你我就勉為其難吧!”他停頓了一下,又對呂芳說:“你道朕沒有為你們考慮過麼?可將那些年老體弱的安置在皇莊,挑水種菜幹些力所能及的活;那些精壯強幹的,朕另有任用,也要著你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