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楊榮歸心,還要把同僚拖下水(1 / 2)

“那麼小王有言在先,如果我贏了,我要給我的兒子預定先生的一位掌上明珠!”朱高燧笑道。

聞言,楊榮楞了一下。

殿下這是要與自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意思啊!

曆史上的楊榮素以謀略與判斷力著稱,這一刻楊榮的反應也很快:

“好!那麼如果微臣僥幸贏了,殿下以後也要將貴女下嫁吾家!”

沒什麼好說的,楊榮已經被朱高燧拋出的三大糧釣得死死的,既然上了這條船,就得一條路走到黑!

“大善!”

朱高燧笑道。

於是,兩人找來紙筆,各自寫下答案,交換來看。

楊榮拿著朱高燧寫的兩個人名,頓時驚了:

“殿下這是怎麼猜到的?!”

“嘿!如果我說這是我爺爺托夢告訴我的,先生肯定不信!”

朱高燧得意的挑了挑眉。

隻見兩人的答案都是楊士奇、楊溥!

楊士奇是吉安府泰和縣人,自少喪父,遊學四方,至建文帝時方才被人舉薦受召修撰《明太祖實錄》,授翰林院編修。

楊溥則是湖廣石首縣人,建文二年登進士第,授翰林編修。

楊榮確實沒想到,朱高燧竟然真的知道自己會舉薦這兩位同事。

如果說楊士奇也就罷了,此人在早年間頗負盛名,天下皆聞其仁孝,要不然也不會被朝中大員舉薦給建文帝了。

可楊溥呢?

這個人可是相當低調的!

而朱高燧說的如此玄虛,楊榮順口說道:

“臣鬥膽,敢問太祖皇帝到底與殿下說了我們三人什麼?”

“三楊輔政!”朱高燧笑道:“就這四個字,當時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所幸前幾天與先生一見麵,我立即明白了,先生就是第一楊!”

“旁人皆笑先生魯莽,但我卻知道,先生是真正的大才!”

“唯有主上明白我心意啊!”

楊榮歎道,這幾天他過得很不如意,家人、同僚、朋友都說他行事魯莽,根本看不清形勢就敢在朱棣麵前攔駕博表現!

如今看來,朱高燧這位三皇子,確是值得追隨的明主!

想到這裏,楊榮站了起來,對朱高燧深深一禮到底。

朱高燧連忙扶起楊榮,道:

“先生且聽我說一句掏心窩的話,我對先生是毫無保留的,請先生助我!”

“臣雖愚鈍,也敢為主上效犬馬之勞!”楊榮謙虛了一下,但話裏話外都表達了效忠到底的意思。

“好!就讓我們攜手,幹一番大事業!”朱高燧笑道。

楊榮立即道:

“主上要成大事,當先謹記為人臣的本分!”

這是隱晦的提醒朱高燧不要飄了,你腦袋上還有一個殺伐果斷,起兵造反奪了侄子皇位的親爹呢!

朱高燧說道:“這是自然,我曾經也與爺爺說過,我要正經做一些事實,獲得父皇的認可!”

楊榮點點頭,不置可否,他始終對朱高燧口口聲聲與太祖皇帝如何如何抱著一絲疑慮,隻道:

“殿下,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當務之急,是淮北之事。而要做好這件事,指望我是不成的!微臣真的不擅長這類實務。”

朱高燧問:“先生是說……”

楊榮娓娓道來:

“沒錯!楊士奇是最佳人選,其人老成而有心計、謹慎低調,他以前遊曆四方,幹過教諭,對民生非常熟悉,處理事務不在話下。而楊溥之才也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