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創業心態——積極樂觀,自信人生(3)(1 / 3)

北京華夏聖文管理谘詢公司在2007年做過一項調查顯示,85.47%的年輕人都有創業意向,但真正付諸實施的卻隻有7%。這頗值得探究。可能正如一些業內專家認為的那樣,創業麵臨著更多的困難,比如創業環境、投資政策、創業時機未到、好項目有限、啟動資金籌集難等等,這些都是理由,研究發現,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中國出台了一係列幫扶政策,國內的創業環境已有了很大的改善,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有創業意向的年輕人不能將創業計劃付諸實施呢?創業環境、投資政策等因素絕對不是有創業衝動的人不去實現夢想的關鍵因素,更不是最重要的理由。最重要的理由隻有一個——不願冒險。創業環境再好,創業也有一定的風險,有多少人能夠戰勝自己對穩定的渴求而去冒險呢?可是,不冒險,便沒有創業的成功,也就享受不到創業成功的快感。

人的一生中,會麵對許多機會,但你能否認定它就是真正的機會,並為了這個機會可以百分之百地努力,甚至不惜改變自己原有的、較好的、穩定的生活狀態?選擇冒險,確實需要膽量。但同時,你要知道,你或許已給自己選擇了一條成功之路。確實,馬雲的膽量令人欣賞,不過每一個創業者一定要記住:那就是要想創業成功,就必須拿出敢想敢為的創業膽量去冒險,隻有這樣,創業的成功幾率才會增加!

從馬雲的經曆中,我們分析得出,膽量其實是成功創業的第一資本。盡管世界上有數以千計想創業的人,卻隻有少之又少的人在沒有資金、銷售渠道、國際合作夥伴等的情況下,有膽量地“敢想,敢說,敢為”,最終成為成功的創業者。因此,沒有超人的膽識,就沒有超凡的事業。創業要求有誌者具備超人的膽識,勇於承擔多數人望而生畏的風險。而那些畏首畏尾的人,現在依然在原地踏步,沒有什麼改變。

作者寄語

隻想不做的人是空想主義者;隻做不想的人是一介莽夫。創業需要敢想敢做的聰明人。

第十六課逆境中的陽光同樣燦爛

創業關鍵詞:進取突破

在逆境中發財

所有的創業者應高多花點時間去學習別人是怎樣失敗的。

——馬雲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有三隻青蛙一同掉進一隻裝滿鮮奶的桶中。第一隻青蛙說:“這是神的旨意。”於是,它縮起後腿,一動也不動。第二隻青蛙說:“這隻木桶太深了,我實在沒有辦法跳出去。”說完,也同樣動也不動了。不久,這兩隻青蛙都被淹死了。隻有第三隻青蛙沒有放棄努力。它想:“隻要我的後腿還有些力氣,我就一定要把頭伸到鮮奶上麵。”它就這樣慢慢地遊啊,遊啊。忽然,它覺得它的腿碰到了一些硬硬的東西,試試,居然能夠站在上麵。原來,它不停地遊來遊去,把鮮奶攪成了奶油。第三隻青蛙站在奶油上麵,一躍跳到了桶外。

我們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負起經曆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既然是前生注定,今生的苦樂就是難以避免的。做生意順利的時候,財源滾滾而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旦遇上風險逆境時,就要過一段節衣縮食的日子。不夠堅強的人在逆境來臨時,就會匆匆結束這次旅行,提前承認自己的失敗;而足夠堅強的人卻深深懂得,我們就是為經曆這些逆境而來的。

馬雲在自己的創業經曆中也把逆境看做成才的不可缺少的優秀品質。隻有在逆境,在危機中展現出來的才華才是真正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