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企業文化——給企業注入新鮮血液(4)(1 / 2)

中信資本是由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泰富和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兩家香港上市公司聯合創建的。建立初期,恰逢世界經濟領頭羊的美國經濟低迷。受此影響,香港等地經濟形勢到2002年依然沒有好轉,一些著名的大投行不得不裁人。“機不可失”——張懿宸卻這麼認為,大家都裁員,他反而打算借此聘請一批業務拔尖人才。

何謂團隊精神?毋庸置疑,一個新的團隊能夠組成,首先來自於團隊成員的相同目標。而所有成員為這個目標進行的奮鬥和努力就構成了一種氛圍,繼而成為一種精神。圍繞相同的目標,有助於形成創業的合力,從而激發每個團隊成員的競爭力。麵對共同的目標,需要的不僅是個人的奮鬥,還需有一種甘為“團隊利益”放棄“個人利益”的犧牲精神。

作為聯想、新浪等企業“元老級”創業者之一的陳恒六,在過去的17年中,擁有在11個城市中創業的經曆。在總結自己17年的創業生涯時,陳恒六表示如果一個團隊中有一個人開始為“個人利益”斤斤計較,必將導致團隊其他成員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仿效,最終瓦解團隊的凝聚力。

為此,要保證一個團隊目標的可靠和團隊成員的團結,在實現“團隊利益”之前,永遠不要提“個人利益”。同時,陳恒六還特別補充,在新型的團隊精神中,不僅有參與者的犧牲精神,更要有領軍人物的寬容胸懷。在合作過程中,領導者麵對分歧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到其他成員的積極性。在他過去的經曆中,甚至發生過由於分歧致使團隊骨幹入獄之事。盡管出獄後這名團隊骨幹依靠自己的能力“東山再起”,但由於入獄浪費的多年時間已無從彌補。陳恒六無比惋惜地表示,團隊成員間的分歧,隻要不是為了一己之利,都應該“有話好好說”,不必走極端;否則,人才的流失對於任何一個團隊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大多數人才是極有個性的,如何激發這種個性為整個團隊的目標努力,而不是打擊這種個性的存在,是每個團隊領導不可避免的問題。“不能太固執、不能太偏執”,陳恒六建議,所有的團隊領導者都要培養一種“容天下難容之事”的雅量。

一個企業僅靠創業者個人的能力顯然是難以生存的,唯有依靠團隊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獲得長遠的競爭優勢與發展潛力。一個好的團隊可以把企業中不同職能、不同層次的人集合起來,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團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企業員工不能形成團隊,就是一盤散沙,就不會有統一的意誌和統一的行動,更不會有戰鬥力和競爭力。

確實,在創業途中,實現個人的以一當十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實現團隊的以十當一。因為以一當十隻要最大程度地發揮一個人的潛力就行了,而以十當一則需要最大程度地發揮十個人的潛力,並且使這些潛力朝著一個方向發展。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在建立初期處於市場追隨者的地位,這時候企業更多的是采取個人以一當十的策略,因為這個時候企業的規模有限,隻有如此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處於市場挑戰者和市場領先者地位的時候,企業就開始注重製度和文化的建設,這時候企業追求的是團隊的以十當一,通過績效考核、培訓等方式培養員工的凝聚力、協調力,使企業成為一個富有競爭力的整體。

作者寄語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企業也是一樣,如果沒有一個核心的團隊,再厲害的領導單槍匹馬也不會走多遠。

凝聚團隊力量是企業成功的法寶

今天的阿裏巴巴,我們不希望用精英團隊。如果隻是精英們在一起肯定做不好事情。我們都是平凡人,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不平凡的事,這就是團隊精神。——馬雲

團隊凝聚力是維持團隊生存的必要條件,對團隊的潛能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一個團隊喪失凝聚力,就會像一盤散沙,難以維持下去,並呈現出低效率狀態;而凝聚力較強的團隊,其成員工作熱情高,做事認真,並有不斷的創新行為,因此,團隊凝聚力也是團隊實現目標的重要條件。

作為團隊的領導人,在給予每位成員自我發揮的空間的同時,要破除個人英雄主義,搞好團隊的整體搭配,形成協調一致的團隊默契;同時還需讓團隊之間相互了解、取長補短。如果能做到這些,團隊就凝聚出高於個人的團隊智慧,隨時都能創造出驚人的表現和業績。

馬雲是一位非常強調團隊精神的企業領導。他說:“我一直倡導,在中國,企業要講究團隊精神。我是我們公司的說客,我是光說不練的人。我對我們的團隊感到非常驕傲,公司是4個‘O’的團隊,我把我們公司做的事情跟大家分享。

“我們COO關明生是我們的總裁,在CE、BTR等全球500強公司做了2年的經理人,英國籍中國香港人。我們CFO蔡崇信,歐洲InvestAB公司做投資的,他是法學博士,加拿大籍中國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