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下了車,一陣喧嘩後由回春堂的夥計們把他們引到前麵的城門口,幾百輛馬車出了城打了個轉,然後調轉車頭排列在城外空曠地帶,以等待蕭瀚等人接了欽差後回程。
因為還有一段時間要等,所以眾人站成一群群互相談笑著。王遠微微笑著對蕭瀚道:“蕭兄可知道這次來的大人是哪位?”
這家夥數年來不斷高升,現在已成為一省最高的政務長官,年紀卻不過30多歲,可所謂英年得誌。時常回想起夢一般美好的仕途之路,他心裏也常常得意洋洋,但表麵一直保持著那種親切溫和的神情,對誰都客客氣氣。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表情基本都是裝出來的虛假,不過,對於大恩人蕭動天他還是抱著很感激的心理,可以說沒有蕭動天就沒有現在的自己。而且蕭瀚現在不管是在權力方麵還是財力方麵的影響力都不可小視,如果他王遠想在官場上再有一番作為,是非得死抱著這棵大樹不放了。
蕭瀚沉吟片刻道:“是工科給事中黃耀黃大人。。”
一旁的向無哲吃了一驚道:“。。六科。。。黃耀大人。。。”
無怪向無哲這樣深經宦海沉浮的人都要驚訝不己,因為這明朝的六科中人確實是非同小可的人物。
六科給事中的設立,本來是為了監察中央吏、戶、禮、兵、工、刑六部的活動。對應中央六部,開國皇帝朱元璋設立了六科,各科設都給事中一人,左右都給事中各一人為副貳。都給事中秩正七品,左右都給事中秩從七品。按規定,凡以皇上名義發出的刺敕,給事中要對之進行複核,若有不妥之處,可以封還奏報。
全國各地上報給皇上的奏章,六科要根據分工按類抄報各部,並提出駁正意見。六科之官雖然為七品,但權力極大。他們侍從皇上,每日都有一人值班,站在殿中“珥筆記旨”。
皇上交派各衙門口辦理的事件,由他們每五天檢查督辦一次,倘若有拖延不辦,或是動作遲緩者,由他們向皇上報告;若各衙門口完成了皇上旨意,便由六科核銷。每逢京官考察自陳政績時,這些給事中還要會同六部進行審核。在考核中,有的官員政績突出而被皇上召見時,一般要由吏部尚書及相關科的都給事中相陪麵見皇上。
可以說這些六科官員們簡直可稱是皇帝身邊的左膀右臂,他們隨便在天子說上一句話,都可能引動天下大震。
那王遠雖然暗地也非常驚訝,但並不顯露神色,隻是微微沉吟道:“黃大人好像還是魏公公身邊的紅人啊。。,蕭兄,這個。。。不會出什麼意外吧。。”
他嘴裏所說的這個魏公公就是大閹賊魏忠賢,此時正為天啟年間,魏氏極受皇帝寵幸,權利幾乎要遮蓋朝政,普通官員聞之惡名無不喪膽,一些資格深厚的老臣們都不敢輕易擋其鋒芒,可謂是氣焰不可一世。
而這黃耀便是魏忠賢的四十個幹兒子之一,在幹爹和皇帝麵前極為受重用,不知怎麼的這次竟然會為了一個小小的回春堂賞賜牌匾而遠行千裏來到江南,難道他還有什麼其他用意不成?
想到這裏,王遠心中念頭直轉,思索著是不是自己有什麼不好的把柄落在旁人手裏,這次黃耀前來便是領了東廠之人要捉拿自己。
蕭瀚略微打量了身邊這二位朝廷命官臉上陰晴不定的樣子,心裏暗地歎息:一個七品小官就讓封疆大吏如此心神不定,原因隻不過是這個小官沾了大名鼎鼎的沒卵子太監頭子的威風,廠衛之凶名自己總算是見識到一點了。
其實這次黃耀親自來為回春堂賜匾,是為了給武成功麵子。當年黃沒有得勢前在遼東曾經遇到為難,被武成功所救,後又贈送給他路費,黃耀才能夠抵達京城參加會試,並一舉高中狀元郎。
後來黃耀投靠閹黨後,武成功不恥他的為人,拒絕再和他交往,但黃耀人品雖低下,但有一樁好處是他恩怨分明,所以對武成功的再造之恩一直念念不忘,這次總算是探聽到回春堂的大掌櫃和武是好朋友,於是便向皇上討要了差事。
武成功本來是不想讓這家夥當欽差的,但後來想想現在閹黨勢力如日中天,讓黃耀走一趟的話,無疑是給回春堂再添了一把保護傘,也就沒有再堅持什麼,所以他在信中隻簡單說明了事情經過後,讓蕭瀚放心去接待黃耀。
蕭瀚沒有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讓兩位大人拋開憂慮,隻是笑笑道:
“本來皇上是要戶部郎中莫崖雲大人來頒發旨意,可惜黃大人非搶了差事親自來不可。回春堂能得到黃大人如此厚愛,蕭某真是汗顏啊。”
蕭瀚有意無意間點明黃耀對回春堂的重視,王遠和向無哲馬上向他望來,眼光中全是敬畏的神色,心裏都在暗暗猜測這回春堂到底還有多大的來頭沒有顯露出來,前麵已經有韓閣老武將軍為其撐腰,現在又出來魏公公的人不遠千裏奔波來為它宣讀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