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許多工作人員都坐在下麵,注視著電腦擺弄著什麼東西。我發現這裏中國人挺多,到處能見到熟悉的亞洲麵孔或聽到熟悉的中文,我想可能是因為波音787有些部件是中國造的吧!
時間過得真快,我還沒看夠時間就到了。在我們離開的時候,我發現路邊有一個8月23日“Family Tour(家庭遊)”的廣告,這是對波音公司職工和家屬開放的。美國人真大方,竟然家屬也可以去飛機工廠裏參觀。中國的飛機製造廠可都是保密的,從來不對家屬開放。
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到中國自己的飛機製造廠裏去看看,更希望能坐著中國自己製造的大飛機再來美國。
想念我的大“海螺殼”
北京海洋館10歲了,我也10歲了。我可是它的鐵杆“粉絲”,從海洋館發行年票以來,我們家就買年票沒有間斷過。隻要有時間我都會鑽到這個大“海螺殼”裏去看我的海洋動物朋友。我看到過黝黑的偽虎鯨躍出水麵、看到過叔叔阿姨給胖胖的護士鯊搬家,還看到過大大的鱘魚在這個“海螺殼”裏安家,也乘著小船去和小海豚跳過舞,和小海獅麥克斯、辛巴一起玩耍。這些年裏小海豚、小鯊魚出生了、長大了,鸚鵡螺、水母也住進來了。每次這裏舉辦繪畫比賽我都會參加,我為鯊魚設計過新家,還得過大獎呢。這個大“海螺殼”給我帶來了數不清的知識和快樂。但是去年春天我們家就沒有買海洋館年票了,因為秋天我就和媽媽去美國了。
來到美國的辛辛那提市後我非常想念海螺殼裏的朋友,所以我拜訪了不少美國海洋館,去看看它們的親戚朋友也好呀。
美國也有許多大小不同的海洋館,小的就是公園裏的水族館,大的可以算作是海洋公園。在我們住的辛辛那提市就有一個不小的水族館,那裏有來自不同地區的淡水魚、鹹水魚、鱷魚、青蛙,還有我沒有見過的“四眼魚”、大章魚……最讓我高興的是可以在觸摸池裏親手摸摸鯊魚,但是這裏沒有海獸。
舊金山的Monterey Bay Aquarium是一個不小的水族館,就建在海邊。那裏有各式各樣的“當地特產”,如海灣裏的海獺、外海的鯛魚和雪魚,還有碼頭棧橋下的加州海獅。那裏還有各種各樣的海蜇,有的是熒光的,還會自己發光呢。各式各樣的海馬也是一大亮點,光是稀有的針葉海馬就有好幾種。這些可是北京海洋館沒有的。
在舊金山的碼頭邊我找到了麥克斯的親戚——成群的加州海獅。每到傍晚時,它們就會為爭搶自己的“小床”鬧一鬧,等鬧夠了就睡覺了。有的睡覺也不老實,睡一會兒起來還要下海遊上一圈再回來接著睡,我想它們是不是去“上廁所”了?要是我們的明星海獅麥克斯回到這個大家庭它該有多高興呀!
紐約海洋館和紐約這個城市的名聲可不相稱,沒有大大的展廳,就是一組平房。盡管就建在海邊,有海洋魚類和海獸,但住在裏麵的居民可不是很多。
在佛羅裏達,我見到了海豚的大個“親戚”——虎鯨。在Sea World海洋公園裏,最搶眼的明星並不是海豚、海獅,也不是凶猛的大鯊魚,而是黑亮的身體上長著大白斑的虎鯨Shamu!虎鯨跳起來可比海豚跳起壯觀多了,它巨大的身軀砸到水裏會濺起巨大的浪花。Shamu最愛搞的惡作劇就是用它那彎彎的尾鰭向觀眾潑水,把坐在前幾排的觀眾全澆成“落湯雞”。可開心了!我真希望北京海洋館的小海豚們也學會這一招!
在美國本土最南端的小島基韋斯特(Key West)上也有一個很有曆史的水族館,它是建在一個有近百年曆史的魚市裏,它一點也不像水族館,倒是很像農貿市場,隻有一個個大水槽。在這裏逛,就好像在魚市裏挑選各式各樣的魚,隻不過水池裏都是些稀罕的大海魚。如果我是館長的話,就會新增加一些魚類和更詳細的說明。
現在我覺得北京海洋館真是太棒了,這個大“海螺殼”又大又漂亮,裏麵既有淡水魚,又有海水魚,還有海獸朋友。我總想,現在我都出國“留學”了,各國水族館裏的朋友們是不是也該出去走動走動、開開眼界、結識些新朋友?這樣我們北京的小朋友就可以看到來自其他海洋館的動物朋友了。在北京海洋館裏我們就能看到從佛羅裏達來的虎鯨,而辛辛那提的小朋友也可以看到北京遊去的大鱘魚了。當然,那些動物朋友們也可以回老家看看親戚了。
不過,海洋動物朋友們出國“留學”也要像我一樣學習講當地語言嗎?它們也需要護照和簽證嗎?如果需要的話,就趕快作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