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學會忘記,讓生命輕裝(1 / 2)

對生活而言,

有時太過清楚地記憶反而會剝奪活著的快樂。

既然不愉快已經發生,

再怎樣耿耿於懷也於事無補。

何必用過去的事情折磨今天的自己,

讓未來也蒙上陰影呢?

忘記並不意味著背叛

許多人都說,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如此便強迫自己記住所有的過往、所有的悲歡離合,以為這樣便是對自己負責,對生命珍惜。

其實,忘記過去並不意味著背叛。有時候是不得已的選擇,而有時候,是斟酌之後的放手。

有人問楊瀾:你采訪過那麼多名人,誰給你印象最深?楊瀾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王光美。

慘痛的十年浩劫,不堪回首。劉少奇深受迫害,被冠以“叛徒、內奸、工賊”的反革命帽子,直至慘死;王光美也身陷囹圄長達12年,受盡非人折磨。然而,她一直安寧平和,從未想過“報複”兩字。楊瀾最佩服王光美的,不是她的忠貞和堅強,而是她的雍容和大度。王光美說過:“人啊,還是應該試著去忘記過去,學會寬容,學會原諒。”

時間如流水,有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淡漠回憶。雖非故意,但很多東西確實不再存於腦海。但畫麵模糊了,感覺還在;人物模糊了,幸福還在。比如小時候的某個夜晚,我們記住了媽媽給我們講故事的笑臉,卻忘了故事本身;比如某次和小夥伴鬧別扭,我們忘記了事情的起因,卻記住了那種和好後的滿足和雀躍。忘記那些不重要的表象,隻保留真摯的內核,這樣的忘記不僅不是背叛,反而是一種更加深刻的紀念。

那些緊抓回憶,放不下、忘不了的人,會活得很累很累,到最後必然不堪重負,把自己壓垮。而回憶是沒有任何力量的,沉迷其中就如同中了心魔,會庸人自擾,不勝其煩。

小和尚跟著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時,他們看見一個姑娘正望著河水,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雙手合十,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姑娘就趴在老和尚背上,到了河對岸。放下姑娘後,老和尚和小和尚繼續趕路。小和尚看著老和尚,一肚子的疑問卻不敢問。又走了一段時間,小和尚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背一個姑娘過河呢?”老和尚看了一眼小和尚,淡淡地說:“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還沒有放下呢?”

凡事該忘則忘,別總記在心裏。如果人人都懂得這一點,那人生自然也少了很多煩惱。

學會忘記是一種寬容

記憶盛不下太多的往事,一路走來,我們注定要忘記許多。去粗取精、該忘則忘,既是對自己的寬容,也是對別人的寬容。

生活中,無關原則的事情不必牢記,比如同事間的小摩擦、鄰裏之間的小糾紛、戀人間的小波折、夫妻間的小口角等,該忘則忘。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毋使惹塵埃。唯有經常將無關緊要的事情如蛛網一樣拂去,身心才能豁達通透,生活才能充滿七彩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