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寬恕傷害你的人(2 / 2)

學生們明白了老師的苦心,從此之後果然學會了寬恕,生活也變得簡單、快樂多了。

我們不是為敵人而活的,更不是為報複而活的。如果別人傷害了我們,而我們卻一直牢記在心,那就相當於又讓自己一次次地回味折磨。不要讓傷害我們的人給我們二次傷害,更不要因為仇恨而自我傷害。如果我們總是抱著仇恨不放,那就相當於讓仇人主宰了我們的快樂,我們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可言呢?

以德報怨是寬容的最高境界

對我們短暫而寶貴的生命而言,因沉溺於任何一種情緒而影響到自己的心情、生活,都是不值得的。麵對曾經傷害你很深的人,應該有勇氣去原諒他;而以德報怨,則已接近神明,是寬容的最高境界。因為神明對人類充滿了無邊無際的愛,所以無論人做什麼,他都能予以寬容,並繼續付出他的愛。這種境界,讓我們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戰爭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激戰中,兩名戰士與部隊失散了。他們本就是同一個小鎮的人,現在隻得在森林中艱難跋涉,相互依存,一邊躲避敵人的追捕,一邊尋找部隊。

十多天過去了,他們依然無法聯係到部隊。不過老天開眼,讓他們逮到了一隻小鹿。依靠僅有的一點鹿肉,他們可以再支撐幾天。鹿肉被年輕一些的戰士背在身上。

這天,他們在森林中行走,突然遇到幾個敵人。就在他們以為幸運地擺脫了敵人時,隨著一聲槍響,走在前麵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後麵的戰友驚慌失措,他害怕極了,跑過來抱起戰友,淚流不止。

晚上,未受傷的戰士一反常態,一直念叨著母親,兩眼呆滯無神。就在兩個戰士以為要餓死在森林中時,部隊派人來救出了他們。不久,未受傷的戰士在一次戰役中犧牲,而那個受傷的戰士則一直照顧著犧牲戰友的母親,直到老人去世。

事隔30年,那位受傷的戰士說:“我知道那一槍是我的戰友開的,他臨終前要說出真相,我阻止了他,因為我早知道了。當他抱住我時,我察覺到他的槍管是熱的,但我馬上寬恕了他。因為我知道,他想活下來是為了照顧他母親,我沒有理由不原諒他。”

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以德報怨,正因如此,那些做到的人才讓人不得不佩服、仰慕。因為作為一個人來說,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誹謗和傷害已實屬難得,而能以德報怨,寧可天下人負我也不負天下人,讓世界少一些不幸,回歸溫馨、仁慈、友善和祥和,則需要非同一般的豁達和仁慈。

曼德拉因為反對種族隔離政策,被關押在一座荒涼的小島上長達27年。1994年,當他76歲時,終於被選為南非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實權在握的曼德拉不但沒有報複曾經殘酷虐待過他的獄方人員,還邀請他們參加總統就職典禮,分享自己的喜悅與榮耀。

曼德拉在致辭中說,他的就職典禮能邀請到這麼多尊貴的客人,深感榮幸;而最讓他高興的是,昔日看守他的三名前獄方人員也來到了會場。由於自己年輕時性格急躁,正是27年的牢獄生涯使他學會了控製自我情緒,並磨煉了他的意誌與忍耐力,讓他學會了笑對痛苦與磨難,所以他感謝那三位前獄方人員。

當傷害已經是既成事實時,避免痛苦的最好方式,就是寬恕那些曾給你帶來傷害的人。寬恕別人不易,但正因如此,它才彰顯著神性的光芒。

以德報怨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停止傷害的繼續擴大。沒有這種能力,則不得不承擔因為報複、憎恨而產生的毒副作用,讓生活充滿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