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處於青春期的你們來說,做到獨立思考,不僅是培養你們獨立性的需要,更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

法國心理學家約翰·法伯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他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鬆葉。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這些毛毛蟲還是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的邊緣轉圈,一連走了七天七夜,它們最終因為饑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其實,如果有一個毛毛蟲能夠破除尾隨的習慣而轉向去覓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後來,科學家把這種喜歡跟著前麵的路線走的習慣稱為“跟隨者”的習慣,把因跟隨而導致失敗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盲目地跟隨他人不一定有好結果,我們的生活需要創造力。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

那麼,青少年朋友們,該如何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呢?

1.學會發表意見

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家庭中,你都應該主動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在課堂上,當老師提問時,你不應該畏首畏尾,而應該大膽地站起來發言,即使你的回答不對,但至少你獲得了一個鍛煉的機會。再如,對於家庭中出現的某些問題,你也可以和父母討論,也許你的想法會幫助到父母。

2.學會表達自己的需要

對於你內心的想法,你要學會告訴家長、老師,否則,他們便會左右你的想法和觀點。

3.敢於否定他人

獨立思考是否定他人、提出不同意見的前提,反過來,你也會逐漸學會獨立思考。

4.獨立麵對各種難題

正如一位名人所說:“所謂成長,就是去接受任何在生命中發生的狀況。即使是不幸的、不好的,也要去麵對它,解決它,使傷害減至最低。所謂的成長、智能、成熟,都不過如此。”這樣的你才能獨當一麵,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生活中的青少年朋友,都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應當具有銳意變革的精神,從而使自己始終處於競爭中的有利地位。然而,要做到創新和變革,就必須破除思想上的依賴,學會獨立思考。

恪守老經驗讓你永遠無法進步

一個人的思考陷入某種定式思維大多是不自覺的,而要擺脫和突破這種定式思維的束縛,常常需要自覺地付出努力。

有人說,世界就如同一個棋盤,而人就像一個“卒”,衝過“楚河漢界”之後方可橫衝直撞,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每個人都被一個無形的界限約束著,限製著,有的人不敢突破界限,隻是規規矩矩在界內生活、工作,最終隻能碌碌無為、平庸一生。而有的人卻敢於突破界限,擺脫那些繁文縟節,因而他們欣賞到了界外不一樣的風景,領略了界外不一樣的精彩,活出了非同尋常的精彩人生。

從現在起,不管是學習還是做事,你都應該努力從僵化的思維方式中走出來,積極倡導創新的思想。如果一味恪守前人的經驗,就會使自己的思維陷入僵硬的條條框框,從而在固定不變的思維方式中失去機遇,最終給生活與事業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與影響。

美國曆史上,有位很出名的科普作家叫阿西莫夫。他從小就很聰明,在一次智商測試中,他的得分在160左右,因此,被證明是天賦極高者。而阿西莫夫本人,也一直為此自鳴得意。

一次,他遇到一位老熟人,這個人是一名汽車修理工。修理工對阿西莫夫說:“嗨,博士!今天我也來測測你的智商,看你能不能回答出我的思考題。”

阿西莫夫點頭同意。修理工便開始說題:“有一位既聾又啞的人,來到五金商店,準備買一些釘子,不能說話的他隻好通過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對售貨員做了這樣一個手勢:左手兩個指頭立在櫃台上,右手握成拳頭做出敲擊的形狀。售貨員見狀,先給他拿來一把錘子,聾啞人搖搖頭,指了指立著的那兩根指頭,於是售貨員就明白了,聾啞人想買的是釘子。聾啞人買完釘子,剛走出商店,接著進來一位盲人。這位盲人想買一把剪刀,請問:盲人將會怎樣做?”

順著修理工給自己的思路,阿西莫夫順口答道:“盲人肯定會這樣。”他邊說邊做了一些示範,他忙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狀。汽車修理工見狀笑了:“哈哈,你答錯了吧!盲人想買剪刀,隻需要開口說‘我買剪刀’就行了,他幹嗎要做手勢呀?”

智商160的阿西莫夫,頓時啞口無言,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是個“笨蛋”。而那位汽車修理工人卻繼續說:“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要答錯,因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聰明。”

這裏,修理工所說的“你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聰明”,並不是說因為學的知識多了人反而變笨了,而是因為人的知識和經驗多,會在頭腦中形成較多的思維定式。

固定的思維方式容易把人的思維引入歧途,也會給生活與事業帶來消極影響。要改變這種思維定式,需要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調整、改變自己的行動。任何一個有創造成就的人,都是戰勝常規思維的高手。

的確,現階段的你的確應該積累知識,但不要被這些既定的知識限製自己的思維,要敢於想象,敢於嚐試。我們都知道吉尼斯,它激勵人們勇於超越思維的界限,他的創建者懂得突破“界”後的樂趣與精彩。有了吉尼斯,也便有了身體上的、思想上的界限的不斷突破。那麼,青少年朋友們,為什麼不發揮吉尼斯所要求的這種精神呢?

敢於嚐試,冒險也要有謀略

智是一種識見,勇是一種膽魄。有謀無勇,會因缺乏膽魄而夭折。有勇無謀,也將因缺乏智慧而失敗。

人們常說:“成功取決於思考和智慧。”蠻幹之人,沒有思想之人,不管付出多大代價和犧牲,也難以成功。曾經統治羅馬帝國的偉大的哲學家巴爾卡斯·阿理流說:“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恩格斯也曾慨歎:“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是思維著的精神。”思想和智慧來自於對知識不懈的追求。誰勤於培溉自己的思想之花、智慧之苗,誰就能收獲累累碩果。

生活中的每個青少年朋友,都應該認識到智慧在創新過程中的重要性,如果你是個什麼都敢於嚐試的人,那麼,你是一個勇者,但如果你希望獲得成果,那麼,你還要有謀略,學會用智慧指導行動。要知道,機遇是個挑剔的女神,隻垂青於肯動腦筋、愛用智慧的經營者。沒有全麵的素質和一雙洞察機遇的眼睛,又怎能開啟成功創富的慧泉呢?

的確,做任何事,要想取勝,都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跟風冒進,而要有長遠的眼光,順應形勢的要求,把握時代的脈搏和趨勢,從而因勢利導,采取適當的措施。

那麼,青少年朋友們,在創新過程中,你該如何做到智取呢?

1.勤於思考

要有智慧,就要有一顆善於思考的頭腦。真正的“有頭腦”,指的是善思考、勤實踐,有思想、智慧、遠見、卓識和才幹。一個人雖然長著腦袋,但若不善於運用,沒有思想、智慧、遠見、卓識和本領,是不能算是有頭腦的。

2.堅定自己的信念

不要走別人走過的路,而要走沒有人走過的路,並留下自己的腳印。要敢於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當你想要突破常規,做別人沒做過的事的時候,你周圍的人可能會認為你不正常、異想天開,因此而嘲笑你、疏遠你。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到了他人無法做到的事情,這也是現在及未來讓你感到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