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靜看人生:世事洞明皆學問(1)(1 / 3)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因為世界畢竟不是你一個人的世界,造物主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攤到你的頭上。這時你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人生,尋找一種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這無疑是一種超然的人生。

1.搶占先機,培養敏銳觸覺

人不能未卜先知,但人類卻有這樣的一種能力,即通過對以往、現時世界的發展變化預測出未來的發展趨勢,描繪出未來的生活藍圖。人之所以具有這種能力,是因為人有一種特殊的東西,即觸覺。所謂觸覺說具體點,就是人類的感知能力,就是這種感知能力可以使我們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對未來做出合理的預測。

我們常說創業要能抓住機會,當機會真正來了,你靠什麼判斷是不是真正的機會呢?靠的是觸覺,如果你沒有靈敏的觸覺,機會也許就同你失之交臂。另外,我們還說,善創業者最善創新,創新固然需要有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但創新的目的是什麼呢?難道僅僅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嗎?肯定不是。創新是為了使自己的創新成果能夠有用於社會,並能為自己帶來可觀的回報。那麼,創新成果能不能為社會接受,能不能為自己帶來理想的回報,如何進行這些判斷呢?還得用你的觸覺。可以說,觸覺不但在創業時使你牢牢地抓住了機會,觸覺還在創業過程中引導著你積極創新。所以說觸覺和創業看來不但有關係,而且關係還非同一般。

特別是對那些想在商海闖蕩,想創辦自己企業的創業者來說,敏銳的觸覺,特別是敏銳的市場觸覺更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素質之一。世界上的任何一種潮流或者趨勢,都有一定的先兆。如果我們有敏銳的市場觸覺,我們就能從現在的事態發展中預測出未來的巨大商機。

例如在2000年,股市有一波十分淩厲的行情,而在這次行情中隻有一部分的散戶賺了錢,而絕大多數散戶都是賺了指數不賺錢,究其原因,能賺到錢的那些散戶並不一定就是投資理財的專家或者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們就是憑著自己敏銳的市場觸覺,從當時社會上人們對網絡的熱衷,從美國納斯達克股指的瘋狂上漲這些已發生的現象中感覺到中國網絡科技股的即將崛起,於是果斷地換掉自己手中持有的傳統行業的股票,大量買進網絡科技股。因而,在網絡科技股狂潮到來時美美地從股市“撈”了一把。而那些賺了指數賠了錢的散戶股民,就是由於他們缺乏敏銳的市場觸覺,從而喪失了一次賺錢的機會,當他們看到網絡科技股賺錢,“奮不顧身”地抽出資金殺進去的時候,網絡科技股已漲了幾番,有的已翻了幾十番,像億安科技這樣的股票正從當初的幾元竄至百元以上。因而,當這些失去先機的股民往股市殺的時候,正是莊家大肆瘋狂出貨的時候,這些散戶一殺進去就成了人們戲謔的“少數民族”——套牢族,在股市裏充分體味了一回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如果你有敏銳的觸覺,你就能準確地預測到市場的未來,做好實際思想準備和物資準備,等待時機成熟,就能抓住機遇,成功地闖蕩商海,揚起自己人生的風帆。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剛剛成功,就有成千上萬精明的商人,開始了積極的準備,他們不就是由於有敏銳的市場觸覺,預測到了北京在2008年存在著巨大的商機嗎?其實,這些成千上萬的商人已經晚了一步,你也許覺得我說得太玄了,離2008年北京承辦奧運會還有三四年的時間,這還算晚嗎?

如何認識這個問題呢?如果我們把這些商人和那些沒有看到申奧可以帶來無限商機的人相比較,他們可以說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識,他們的市場觸覺還勉強可以說敏銳,但這種比較法本身就有問題,我們是拿先進的和落後的比,這一比自然先進者常先進、落後者常落後。如果換一種方法比較,即用先進和先進相比較將會怎樣呢?難道還有比這些精明人更精明的人嗎?我告訴你,不但有,而且還很多。這裏我僅舉兩個例子:

其一,你肯定看過這樣一則廣告,廣告詞是:現在你喝一瓶農夫山泉,你就為申奧捐了一分錢。筆者以前喝礦泉水覺得味道都一個味,農夫山泉也並無多少特別之處,所以買水時並不固定買什麼品牌的,但自從看了農夫山泉的廣告後,心裏便覺得溫馨,一溫馨心裏就激動,一激動就口渴,一口渴就想起了農夫山泉,所以喝水時就非農夫山泉莫屬,況且每喝一瓶農夫山泉還為申奧捐了一分錢,那種喝水捐錢,為社會做貢獻的感覺特別好。我想,像我這樣的顧客肯定為數不少,農夫山泉的這個創意為自己多掙了多少錢,那是人家農夫山泉自己的事,我們就不去打聽了。隻要你覺得人家農夫山泉市場觸覺特敏銳、特超前就行了。

其二,前些日子,筆者上街閑逛,有許多小旗映入眼簾,小旗上畫著奧運的標誌,寫著“北京”、“奧運”等字樣。再一看,幾乎大人小孩人手一旗。2001年7月13日,這是中國人的一個不眠之夜。筆者雖稱不上是一個狂熱的體育迷,但對這樣重要的曆史事件也不能無動於衷,於是一家人都來到了街上,想親自感受一下這莊嚴、歡慶的曆史時刻的氣氛,來到街上後,像其他市民一樣,毫不猶豫地為家人搶購了幾麵“奧運”小旗,就在搶購的時候,聽賣旗的人說:“賣瘋啦,賣瘋啦,一連趕做了幾個月,還是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