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1)(1 / 3)

孩子的心靈就好像是一本書,這本書需要父母用心去體會才能讀得懂。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每天都在關注孩子的成長,似乎對孩子已經非常了解了。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更多的父母並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心裏,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還很遙遠。所以,怎樣才能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每一位父母應該思考和踐行的。

“孩子,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凡事多與孩子商量,征求他的意見

可以說,大部分父母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想到去和孩子商量,也往往會忽略孩子的意見。畢竟,對於一個小孩子,我們能要求他們什麼呢?不過,在孩子的眼中,習慣於征求自己意見的父母更有親和力和可信度。

在一個小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自己的靠山。他們不僅力氣大,有想法,重要的是他們有發號施令的權力。但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斥責、說教,無論事情大小,是否關乎孩子本身,都不征求孩子的意見,一味地替孩子做主。而那些更容易體察到孩子想法的父母,更受孩子的歡迎,甚至會讓孩子感激萬分。

有一對孿生兄弟,他們活潑好動、聰明伶俐。一天,小兄弟倆商量好到外麵玩耍。父親同意了,但是要求他們必須在傍晚前回來。可是,這小兄弟倆一玩起來就忘記了時間,直到天黑之後才回到家。

在他們還沒回家的這段時間,父親的焦急程度可想而知,不過,他下定決心,如果待會兒兄弟倆回來後,自己一定不要急著責備他們。要試著和他們溝通,因為他們都是值得相信的好孩子。

小兄弟倆明顯已經知道錯了,他們正等著挨父親的罵。沒想到父親心平氣和地說:“孩子們,你們在約定好的時間裏沒有回來,我和你媽媽都急壞了。你們看,這次怎麼辦?”小兄弟倆聽了父親的話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沒有想到父親會這麼寬容,會給他們留這麼大的“麵子”。後來,他們主動要求飯後幫助媽媽洗碗,作為對這件事情的懲罰。從那以後,小兄弟倆再也沒有發生過不按時回家的情況。

我們可以想象,當他們沒有受到父親的責罵是多麼地感激,這位父親用這種巧妙的方式,把懲罰犯錯孩子的任務交給了當事人,既不失懲罰的目的,也保全了孩子的麵子,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這位父親認為,通過征求孩子意見這種方式,最終讓孩子明白了“理解、信任、承諾、準時”等重要的觀念。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會極大地影響孩子待人接物的態度。

有一個非常溫柔的女人,她讓所有接觸她的人都感到如沐春風,自然而然,她對自己的孩子也十分尊重。她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叫佳佳,她每次讓佳佳幫忙做事時,總是親切地說:“佳佳,幫媽媽一個忙好不好?”她從來不會對孩子說一些生硬的話,當然也不會用強硬的命令語氣讓孩子去做事。每當孩子做完後,她總會高興地說“謝謝”。

不難看出,這位母親是非常尊重孩子的。有人說,尊重是人與人之間最美的距離。而尊重不隻局限於成人之間,也不隻是晚輩對長輩的恭敬。尊重是和諧的音符,當然,在這個家庭生活的孩子,自然也會尊重別人。

佳佳的母親說,當佳佳與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總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她從小就不搶別人的玩具,也樂意把自己的東西和別的小朋友分享,因此很受小朋友的歡迎。

其實,這位母親對孩子的影響,也讓孩子體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當然,孩子也學會了尊重父母,學會了尊重別人。

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的商量非常重要。商量能夠讓人感受到尊重。通過商量的方式,最容易讓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也最容易讓孩子養成理解他人的習慣。

孩子和成人一樣,也有受尊重的需要。如果我們喜歡與孩子商量,孩子就會非常樂意與父母交流;相反,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比較容易叛逆。

在一個訪談節目中,一位30歲的女士在和觀眾分享自己成長經曆時,特別提到了這樣一件事情。她5歲那年,有一天爸爸出差去了外地,家裏隻剩下了媽媽和自己。在吃午飯的時候,她突然聽見媽媽用商量的口氣跟她說:“你說我們今天要不要去買袋麵?”

這位女士清晰地記得,當時的她呆在了那裏,一時反應不過來,她問道:

“媽媽,你是在跟我商量嗎?”媽媽點點頭稱是。

她跟觀眾們分享說:“那是很特別的一天,媽媽從來沒有用商量的口氣跟我說話,她這樣問我,讓我感到很興奮,我一下子覺得自己像個大人一樣了。現在回想起來,還能記起當時激動的心情。”

因為爸爸不在家,媽媽一句無心的問話,竟然給她留下了這樣獨特的印象,足可以說明與孩子溝通商量的重要性。這會讓她覺得,爸爸媽媽在乎她,尊重她。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那麼,在生活中,父母應該注意什麼呢?

對孩子“少命令,多商量”。

美國著名成功學家戴爾·卡耐基曾指出:用“商量”,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維持對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樂於改正錯誤,並與你合作。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

其實,不管要求孩子做什麼事,父母都應該與孩子商量,而不是去命令孩子。對此,一位很有智慧的母親有一些心得體會,她這樣說:“提醒孩子做作業時,我從不說:‘趕緊去做作業!’而是說:‘現在你是不是該去做作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