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知名特級教師高萬祥在《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中指出,優秀教師的全部社會尊嚴和社會價值在於擁有思想。
華東師範大學周彬博士在《叩問課堂》一書中指出,教師作為專業人員,他在課堂教學上的行為與行動,必須接受自己的教學思想與教育理念的引領與指導。教師的教學思想來自於對自己個人經曆的體驗和感悟,更來自於對他人教訓的吸取和經驗的吸收。
從專家的闡述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教育思想對教師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教育思想的缺位是非常不利於教師成長的。
2.其實你就在我身邊——教育思想並不神秘
在這裏,我想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校長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那麼,校長的教育思想從哪裏來?如果說是因為當了校長,參加了幾次培訓就有了教育思想的話,那麼教育思想的產生也是很簡單的。當然,校長通常都是來自優秀的教師群體之中,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說優秀的教師都要成為校長,但至少應該追求教育思想。
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認為,特級教師,特在哪裏?特就特在他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而且不僅特級教師如此,所有有出息有誌氣的老師(包括青年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至少要有這樣的自覺追求。
可見,教育思想就在我們身邊,人人都可擁有,而且應該努力去追求。
3.教育思想為何“遠在天邊”——對教育思想缺席的追問
教育思想對教育實踐有著極強的引領作用。在現實中,很多教師是不敢說自己有教育思想的,這跟大環境有一定的關係,或許也可以稱為“集體無意識”。教育思想的缺席,應引發我們的思考。
我在維普期刊網中搜索“教育思想”,查到6054篇文章,但基本上都是名人或流派的教育思想。這些文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某種流派,如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創新教育思想等;二是名人的教育思想,如魏書生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等;三是某類教育思想,如溫家寶職業教育思想、江澤民青年教育思想、李叔同音樂教育思想等。在發表的與教育思想有關的文章中,普通教師的確與教育思想無緣。
在現實中,教師遠離教育思想,或許跟“先天不足”有一定的關係。目前,中小學教師教育理論的不足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在各種各樣的培訓中,中小學教師對可操作性的技術比較歡迎,但對於真正有指導意義的教育理論學習並不感興趣。其實,離開了教育理論的指導,單純學習技術是學不到真本事的。如對魏書生教育思想的學習,僅僅表麵學習是學不到東西的,魏書生一舉一動的背後,是有教育思想在支撐的。同樣,在轟轟烈烈的“學杜郎口”等學習中,光學表麵也是學不到東西的。
當然,理論的不足跟教師缺乏閱讀有關,教師對於教育類著作、教育類期刊的閱讀都嫌不足。另外,很多教師缺乏反思,不善於提煉,使得很多有著豐富教育經驗的教師難以提煉出自己的教育思想。
二、時代呼喚有教育思想的教師
2009年2月,教育部召開了減負專題座談會。有專家指出,如果教師思想端正、教學功底深厚、教學能力強,必然能在教學中自然、自覺滲透新課程理念,處處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科學地設計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差異布置作業,學生的課業負擔自然就減輕了。如果教師的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學能力有問題,學生就會深受其害。在這裏,我想到魏書生老師講過的一句話,那就是教師要先自強,然後方可育人和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