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導歌頌型班會課的內容涉及知識傳播和佳節喜慶兩個方麵,前者如“我為‘天宮一號’喝彩”、“交通安全,從我做起”等,後者如“快快樂樂迎新年”、“我為世博喝彩”等,其主要形式為“知識競猜,才藝比拚,文娛表演,謳歌讚頌”,通過學生準備,起到“拓寬視野、展示個性”的作用,這種類型的班會課具有熱愛、熱情、熱烈的性質,適合學生主持。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要為內容服務,符合內容的形式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為了讓班會課發揮更大的作用,班主任應根據自身班級的實際情況以及學校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要求,製定合理的班會課授課計劃,並切實提高自身的班會課主持能力,讓主題班會課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提供精神動力。
班主任主持班會課能力不足,這是一個現實問題。2011年12月,我還申報了《提高初中班主任班會課主持能力的研究》的寧波市德育個人課題,並獲得了寧波市第三屆德育個人課題評比一等獎。我結合自己研究這一課題的情況,寫了篇文章——《在“熟視無睹”中發現“實用課題”》,在寧波市第二屆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會的征文評比中獲得二等獎。
在我的建議下,我校把“時代精神映射下的初中魅力班會課的研究”作為寧波市教科規劃課題予以申報,並被批準立項。這項課題的核心研究內容就是如何提高班主任主持班會課的能力。學校開展了以“精心設計主題班會課,提升班主任核心能力”為主題的德育研討會,要求每一位班主任各選一個主題,設計一份由自身擔任主持的的主題班會課設計方案。學校還給每位班主任下發了一本最新出版的“大夏書係”圖書《有效主題班會課8講——設計理念與實施策略》作為參考資料。學校把班主任的班會課設計方案彙編成冊,並安排部分優秀活動方案的設計者進行大會交流。這次交流,得到了全校教師的高度評價,認為這樣的做法很貼合班級管理實際,值得學習和借鑒。
2012年10月,我校一位班主任為到訪的台州市黃岩區同行開設了一節教師全程主持的班會課,受到來訪客人和本校聽課教師的高度評價。說實話,有這樣的結果,我感到很高興,這也是教育科研真正推動教師發展、服務學生成長的意義之所在。
2012年12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碰到了浙江省嵊州市教師進修學校的蔣玉燕老師。她提到我的這篇發表在《浙江教育報·教師周刊》的《班主任需提高班會課主持能力》給了她很多的啟發。因為她作為德育教研員,所觀摩的班會課基本上都是學生主持的,鮮有教師全程主持的。於是,她在當地的主題班會課的方案設計評比中,就要求參與者必須以主持人的身份全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