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充實的演講正文(2)(1 / 3)

因此,有時候,我們不妨多用一點言辭,以懸念抓住聽眾心理,引起他們的注意和重視。有一篇叫做《人嗬,認識你自己》的演講,主講人給自己劃定的題目是“人與社會和自身的關係”;可是一開始,演講者並不直接挑明這個題目,而是先援引恩格斯的話,講了個“司芬克斯之謎”的引子:“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個人和每個時代提出了問題……”;繼而話鋒一轉,問道:“那麼人類呢?人和人類社會有什麼難題呢?”最後他自己答道:“人類麵對著的有三大難題——人生、社會和人自身。”這就是“轉折式入題”,它使自己的入題顯得有些跌宕,有些波瀾甚至懸念,一點也不平鋪直敘,自然能引起聽眾的關注與興致。

再次用強烈的反差、對比來引出自己的題目,以期在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這主要指以對比、對照和映襯之類的修辭手法,來引領和導入自己的話題。

有一篇名為《論男子漢》的演講,一開始,演講者的話似乎跟一般的謙辭沒什麼兩樣,頗有離題之嫌。因為他一口氣就洋洋灑灑敘說了四個“為難”之處:“我一點也不明白主辦者的意圖何在,這使我感到為難,這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今天,我是第一次來到你們學校,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人容易有一種不適應的感覺,這是我遇到的第二個困難。況且,剛才前麵的幾位同學又做了精彩的演講,熱烈的掌聲可以作證,這給我增加了壓力,算是我遇到的第三個困難。不巧得很,我本想憑手中這麼一張卡片做一次演講,卻忘了戴眼鏡了,想把它放在桌上偷偷地看幾眼也不成了,這就是我的第四個困難。乍一看,這開場白頗有些饒舌的味道,豈料到,那演講者講罷第四個為難之後,話鋒突然一轉,便進入自己早已擬訂的題目了——但是,我並不膽怯;相反,我充滿了信心。我相信,既然我站到了這個講台上來,我就必定能夠鼓起勇氣,竭盡全力,讓自己體麵地走下台去!因為,我選擇了這樣一個演講題目——《論男子漢》!”

這樣,《論男子漢》特有的勇氣之題目,便同一開始的膽怯與為難形成鮮明的對比和反差,巧妙、貼切而又風趣盎然,聽來令人費解。這樣的入題,不是做到辭明義見和曲徑通幽的完美統一嗎?

◎ 破題要準

破題要確而奇,演講中,入題並不等於破題,二者的區別在於:入題隻是引導進入設定的題目或論點的方式,而破題則是提綱挈領地進入各個論據或闡述的要點之中。這就好比說,它們二者一個是樹冠,一個是樹冠下的主枝。破題的意義在於,可以決定“主幹”的發展方向,讓聽眾對演講初見端倪,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可見,破題可使聽眾在不知不覺中跟隨演講者的思路走,是關乎演講成敗的又一重要環節。總體來說,我們可選擇以下幾種方式,來做到破題的明確與奇詭或奇趣的有機結合。

首先,立一個定句並加以強調,來作為破題的“標誌字符”或“標誌語符”,以期引起聽眾的注意和重視。在《論男子漢》的演說中,作者為了論述男子漢最突出的特征——勇氣,故意使用了“勇”的對立物,即一個“難”字來作為破題的標誌字符。當然,這個標誌字符也不是憑空而來的,且聽他是如何表述的:“劉曉慶說,做女人難,做一個名女人尤其難。我說,做男人難,做一個男子漢尤其難也!但男同胞們是歡迎這個‘難’的,正因為其難,才富於挑戰,才能顯示勇氣和力量,因此令人神往。”

其次,用語意的轉折、對立等手法來製造“波瀾”以實現破題的目的,並給人以警醒、新穎的意境和感受。前麵提到過的道格拉斯在《譴責奴隸製的演說》中,入題時使用了提問的方式:“為什麼今天邀我在這兒發言?我和我所代表的奴隸們,同你們的國慶節有什麼相幹?”就是運用了這一方法破題。

再次,使用自問自答的方式來破題,以期給聽眾以隨和而親切、警醒又奇特的感覺。

丘吉爾在擔任首相時發表的就職演說就用了兩處設問來加以論述,當然也可以看做是為破題而設立的標誌語了。他說:“你們問:我們的政策是什麼?我要說,我們的政策……這就是我們的政策。你們問: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回答:勝利——不管一切代價……也要贏得勝利。”

當然,破題的方式還有不少,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用盡量簡約、明確的言語標誌符號去吸引聽眾,以便朝自己擬訂的方向去理解、接受自己闡述的內容。

◎ 點題要深

點題要新而深,所謂點題,即點明主旨。跟入題和破題不同的是,這裏所謂的點題,主要指的是最能點明演說目的、主旨的那些話,即通常所說的“警句”“文眼”之類,而且,這種點題的句子,其位置也可不拘一格,可前可後,也可在中間,關鍵是要有新意,要有底蘊,盡可能做到理性與情趣的融會貫通,給人以雋永、深刻且耐人尋味的印象。這裏,提供幾種點題的形式,從中我們不難得到某些有益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