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更好地調動聽眾的情緒(3)(1 / 3)

每個演講者,當他從初學進入了有一定的經驗這個階段時,他也就形成了某種表述習慣。當你發現自己有了一種與別人不一樣的表述習慣時,千萬不要以為它不成熟而趕緊去模仿別人修改自己。應該仔細體會一下,這種表述習慣是否完全沒有長處,若是,就淘汰之;若否,就總結一下長處所在,發揚之。這樣長期總結、修正、積累,自己的獨特風格也就形成了。

◎ 認識自己的聲音

一個有誌於演講的人,理所當然應該對著錄音機之類的設備,反複檢測一下自己的聲音,看看到底屬於哪一種類型。你如果對你自己的聲音有了正確的認識,那麼,你就具有了揚長避短,創造自己聲音風格的可能性了。

每個人的聲音,都與另外一個人不同。世界上連樹葉都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更何況人體這套幾乎完美無缺的發聲器官了。雖然我們每個演講者都具有聲帶、喉頭、口腔、舌頭、鼻腔這些共同的發聲器官,但它們之間發生配合,發出的聲音卻每一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

吸引征服聽眾的方法

用友善的態度對待聽眾,縮短和聽眾的心理距離,讓聽眾進入演講角色,這都是為了吸引征服聽眾而不是打壓聽眾。在征服聽眾的同時我們要會使用迂回策略,使用群眾能夠接受的方法。

◎ 用友善的態度對待聽眾

古時的聖保羅就是一個說服性演講高手。他在馬斯山向雅典人發表的那篇有名的演講,就很熟練、很有技巧地引用了這個方法,因而得以永垂不朽。保羅是個受過完整教育的人,他的演講才能異常卓越。

一日,他來到雅典。那時,雅典已經度過了鼎盛時期,開始衰落。

沒有收音機,沒有電訊設備,沒有傳播新聞的渠道,那些雅典人不得不每天下午到處去打聽消息。這時,保羅來了,這正是他們喜歡的新事物。他們圍著保羅,覺得既新鮮又好奇,就把他帶到阿羅巴古去。他們向保羅說:“你所講的這些道理,我們也可以知道嗎?因為你有些奇怪的事傳到我們耳中,我們願意知道這些事是什麼意思。”

他們是在邀請保羅發表演講,保羅當然很願意。事實上,這正是他來到此地的目的。於是,他可能站到一塊木板或石頭上麵,清清喉嚨,然後開始了那篇不朽的演講:

“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都很敬畏神。你們都非常虔誠。因為我行經這裏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我見到一座祭壇,上麵寫著:給未識之神。

看,這證明了雅典人是非常虔敬,深怕疏忽了任何一位他們所不認識的神■,就將一座祭壇獻給未識之神。這就像某些綜合保險囊括了所有可能的保險一樣。

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神,我現在告訴你們。”

於是,他成功了,這場演講也永載史冊。

所以說,要想說服別人,或想讓別人對你的話留下印象,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你的觀念植入到他們的心靈裏,並且避免讓對方產生對立的思想。能這麼做的人,必能在演講時發揮極大的力量去影響別人。

向你的聽眾表示善意,向這個世界表現善意……甚至向你的對手顯示,你的意見和他信仰的某些觀念類似,他就不會拒絕你的意見了。這個方法一般不會引起對方產生對立的情緒和意見。

人類心靈的運行是有自己的規則的。一般人通常缺乏這種敏感性,以至很難進入對方充滿防衛力量的根據地。一般人通常有個錯誤觀念,以為要進入那個根據地,就必須發動正麵的攻擊,猛烈摧毀那塊基地。但結果如何呢?對方會開始產生敵意,心靈也開始緊閉封鎖起來。然後穿著鎧甲的武士抽出長劍——一場言語之戰就開始了,雙方都不免傷痕累累。結果通常是兩敗俱傷,誰也沒法說服誰。

每個現實中生活的人幾乎每天都得麵對和你意見不同的人,並且就某些話題與人們相互討論。你是不是想盡力去影響這些人,使他們同意你的看法?無論是在家裏、辦公地點、或其他社交場合都如此?是要采用林肯模式或麥克米倫模式?果真這麼用心,你就真是兼具外交手腕和敏銳判斷能力的可貴人才了。請記住伍德·威爾遜總統的話:“假如你對我說:‘讓我們坐下來討論討,結果我們意見不同,不同之處在哪裏,問題症結在哪裏?’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我們隻是少部分觀點上不同,大部分還是一致的。隻要彼此有耐心,開誠布公,還是可以步調和諧的。”這也是我們人之為人共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