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展開演講的方法(3)(1 / 3)

不要大幅度刪改原話,使之失去所有的實質內容。實際上很多演講者引用內容空洞的話故意迷惑聽眾,或者給聽眾造成大量引證的印象。一個常見的例子是複述一位權威人士的結論,而沒有包括權威人士得出這個結論的推理過程:“關於工作再培訓項目,市長說‘令人非常失望’,財政部部長表示‘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工會主席認為‘很失敗’。”所引證的人物也許是這個問題的權威,但是他們的保守估計也完全可能是在與演講人的問題毫不相幹的其他場合表示的。比如,他們也許抱怨資金不足,而不是反對這一項目的實施。從這些不知就裏的證詞中不可能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很可能這些專家的看法也出現了錯誤。必須告訴聽眾他們是如何得出各自結論的。

◎ 指出證明材料的來源

你的論據如果是可靠的,你本人也變得可以信賴。你還可以為聽眾提供他們希望了解的情況。很少有聽眾願意接受“研究表明……”“一項研究發現……”“一位朋友說……”這樣的論斷。為了評價這些看法的正確性,他們希望了解這些信息的來源。

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以口頭形式提供條例的腳注,指出它出自哪一本書的第幾頁。你也不必背誦全部的權威參考書目或解釋一項研究的複雜設計。雖然你應該了解自己使用的每一條內容由誰、帶著什麼目的、什麼時候以及怎樣得出的,但是也許你隻需在介紹這些材料時順便提及即可。

那麼你怎麼決定所應包括的內容呢?你可以遵循以下兩條基本建議。

第一條建議是針對你認為聽眾會提出疑問的地方。把自己設身處地地置於聽眾的地位,采取懷疑的態度:你會對這些資料提出哪些疑問?帶有敵對情緒的聽眾也許希望了解你引用的專家看法是否客觀?一群社會科學家也許會重視你引用的民意測驗其執行方式是否科學?

第二條建議是強調那些最顯著、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方麵。如果你引用的話語包括三十年前的一位高級法院法官的話,但是你認為自己要表達的觀點沒有時間性,那麼強調說話人,而不要突出說話的時間。你的證詞在哪方麵比較突出——是它的新穎,樣本的廣泛性,還是刊登這些評論的雜誌的地位和聲望?

◎ 變換引導句以產生多變的風格

不要不自覺地形成習慣,千篇一律地引導所有的說明、統計資料、例證等。要精心為每種支持材料準備一係列不同的引導方式。包括如下許多方式:

為了證明這一點……

這一點可以由……來證明

我認為,有句話說得很不錯,他說……

什麼導致了這種情況?

提出了對這個問題的一種回答,他去年寫道……

讓我告訴你們一位心理學家布蘭代斯在20世紀50年代早期開展的一項研究……

有幾個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讓我給你們舉兩個例子:

我馬上就想起了自己/她/他親身經曆過的一件事……

但是,你決定加入引語時,不要用“加引號,去掉引號”或者在空中畫引號來表示中間的內容是引用別人的話。稍微變換聲音或姿勢,向聽眾表示直接引語什麼時候開始和結束。

給生疏的詞語或概念下定義

演講中有的時候會遇到一些生疏的詞語或者概念。對這些概念的解釋直接影響到聽眾的接受程度。怎樣才能清晰明白地給這些詞語一個解釋呢?經常使用的有操作性定義、邏輯定義、舉例定義、權威定義和舉反例下定義等。

◎ 操作性定義

說清楚一個對象或概念起作用的方式也是解釋術語的辦法。這樣的用途定義也許隻說明構成一個過程的各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