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選擇較長或較短的時間段,這位行政人員可以給人造成公司財務狀況極佳或極差的不同印象。如果他選擇了11月、12月和1月這個時間段,這一階段有明顯的下滑趨勢,那麼他可以說服員工現在根本不可能考慮漲工資的事情。但是,他也可以披露過去的五年裏11月份的情況,顯示公司逐漸而穩健的發展趨勢,以此說服股東繼續投資。
◎ 引用統計數據要有選擇的進行
通篇引用統計資料是典型的枯燥、冗長的演講。聽眾很快就對這些統計數據感到厭煩。如果你確實要使用統計數據,請盡量采用整數。你應該說“大約一千五”而不要說“一千四百八十九點六”。用對比來使數字更易於理解:
避免過分使用比較手法。過分誇張地使用這種手法會使聽眾感到莫名其妙。
◎ 引用權威的證詞
我們常常引用別人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第三人證詞可以被聽眾看做是演講人在自身之外尋找到的依據。當我們無法親自驗證某種東西時,可以依賴於他人的觀察。即使你從來不曾被捕,或者從來沒有擔任過公共安全官員,你也可以通過明智地引用他人的證詞做一場關於懲罰製度的真實可信的演講。
1. 權威是否掌握必要的信息
權威不一定是名人。事故的目擊者可以相當確鑿地告訴你十字路口發生的情況。你的鄰居並不見得是觀察家,但他也可以告訴你去西藏旅遊時很多沿途的見聞。一個人距離最初的渠道越遠,他的消息的可靠性就越小。事故目擊者的話比熟人複述事故目擊者的話更可靠。
2. 什麼樣的人才是權威人士
如上所述,任何人都能夠可靠地描述自己親眼看到的事情。而當他開始做出解釋、形成觀點、得出結論以及提出建議時,可信度的標準變得更加嚴格了。被稱為專家有兩種途徑,或者擁有特殊榮譽——比如哲學博士學位、全國人才財經委員會委員資格等,或者擁有成功的經曆。
3. 他是這個問題的專家嗎
比如,讓體育明星在商業廣告中充當營養學權威或汽車工程專家,但體育明星的專長並不能使人們相信他(她)是其他方麵的權威。還有其他一些情況,如專家的觀點超出他或她的專長範圍。稅務律師可能被當成是憲法問題的專家,社會心理學家也許會表達對精神分裂症的起因的看法,或者著名的化學家因為自己對維生素C效力的看法而引起全國的關注。他們表達的看法也許有道理,也許沒有道理,但是他們具有相關領域的專長,這一點使他們的看法最多隻是稍微比一般人更可信一些。
4. 權威人物的看法是否沒有偏見,沒有牽涉個人利益
當某公司把自己的產品說成是本行業最好的產品之一,我們一點都不會感到吃驚。同樣,如果電視台把他們新創辦的電視節目稱為是對人類現狀的鞭辟入裏、聰明巧妙地描繪,我們也不會吃驚。我們雖不感到吃驚,但是他們的話也沒有說服力。我們可能更願意相信一些獨立機構或批評家的話,後者的觀點似乎沒有牽涉個人利益、意識形態或金錢問題。你也許感到驚訝,真正具有說服力的居然是言不由衷的證詞。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人,他不顧自己的利益受到危害而給出證詞,或者為了堅持說真話的原則,或者認為自己有義務堅持某種高尚的信念,那麼這些話可以極大地增強你的發言的可信度。
建立演講前的可信度
要建立自己演講前的可信度,我們首先要客觀評價自己的形象,把對形象影響不好的因素剔除掉,在開頭和演講過程中還要盡量提升演講的可信度,當然,最聰明的演講者還會通過演講來提高自己的可信度。
◎ 客觀評價自己的形象
一個人要想獲得別人的信任,建立演講的可信度,首先要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形象。你的可信度整體來說是高還是低?人們是否因為欣賞你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征,或者盡管他們對你的個性特征不以為然,但還是同意你的看法?在可信度的構成要素中,你身上最突出的是哪一點?哪些方麵需要改進?如果可能,請幾位朋友或熟人幫助你進行自我評估。一般情況下,我們對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很難做出正確的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