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演講態勢語言的表達技法(3)(1 / 3)

另外,還要強調的一點是,演講者的衣物配色要考慮到演講場地的燈光顏色。在燈光下,所有的顏色都會帶上若幹黃色色調。黃色看起來幾乎變為白色,橙黃色變成黃色,淺藍色變綠色,深藍色變黑色,紫羅蘭變紅色,鮮綠色變得暗淡……所以,如果演講是在晚間進行,選擇衣物時最好是在燈光下配色。

◎ 演講時選擇合適的鞋

在演講者的穿著中,什麼對自身的情緒影響最大?衣服、裙子、褲子、帽子……都不是。心理學家哈默生曾做過研究,鞋子對情緒的影響最大。穿一雙陳舊的軟底的鞋子會叫演講者感到精神委靡,加深沮喪的情緒。而當你換上一雙擦得油黑發亮的皮鞋,邁著大步上台演講時,你將會信心百倍,雄赳赳,氣昂昂。

選擇鞋子不宜隻追求式樣的摩登新潮,要適合自己的腳型與體型,還要考慮到整體的協調與演講內容的限製。

腳型大的演講者不宜穿白色的鞋子,白色有一種膨脹感,燈光一照更是顯眼。

身材矮小型的女性不宜穿很高的高跟鞋。

細高跟的涼鞋以白色為最好,白色與夏天服飾最易搭配。

演講時以穿皮鞋為最常見,無論是男士穿西裝、夾克,還是女士穿裙子、休閑服都可穿皮鞋。演講者穿皮鞋上場顯得端莊、高雅、大方。穿皮鞋要注意與衣著顏色相配,要保證皮鞋的清亮,除了女士有些特製的皮鞋外,最好不要穿釘有鐵掌的皮鞋,以免上場時有刺激聲而影響聽眾的情緒,女士選用皮鞋跟不要太高,因為太高不利於運氣發聲。

選用鞋子時還要注意襪子的搭配。穿裙子宜穿長筒褲襪和連衣裙襪並穿皮鞋。褲襪的色澤一般選用與膚色相同或稍淡些的。

◎ 用著裝消除緊張的方法

心情緊張時,不應使自己從頭到腳都煥然一新,這樣反而會使自己處於孤立無助的境地。道理很簡單:當人對身邊的環境越是生疏和不適應時,這個環境就越像一道壁壘將你排擠在外。用心理學術語來說,就是心理環境外在陌生狀態。而這種狀態會不分對象地使人陷入孤獨和不安之中。

演講時演講者選用八成新的衣物,選用自己過去感覺最得體、最大方、最可心的衣物較佳,不一定要選用嶄新的衣服、鞋子、飾物等。嶄新的衣物剛穿上,有一種不適應的感覺,渾身不自在。

人都有一種戀舊心理,對一些習慣的適應有一種自然感。所謂“習慣成自然”。

演講時,還可以在身上帶一些平時很熟悉很喜愛的小物品、小飾物,如手帕、鉛筆、橡皮等,帶著它們等於把你日常生活環境中已經熟悉了的那部分帶到了演講場合。這些反映著你生活經曆的東西作為“另一個自我”跟在你的身邊,就會給緊張氛圍帶來一絲親切的涼意。它將成為你心理上的依附,使你感覺不再孤單,從而勇敢地走向演講台,泰然自若地開始你的演講。

◎ 演講者化妝的方法

21世紀初,美國著名演講家達爾尼金在他的(演說術)中說:“過分的裝飾自己等於無情地排開聽眾。”演講是生活風采的體現,不是藝術表演。因此演講者沒必要濃妝豔抹,隻要保證衣著整潔,打扮大方,化生活妝就可以了。

儀表整潔會增添演講者的魅力,因為整潔的衣著代表著振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聽眾通常從演講者的衣著來衡量其文明與修養的程度。因此演講者事先要認真“打掃’’自己,把臉洗幹淨,頭發梳好,胡子修刮幹淨。要保持牙齒潔白,齒縫洞不留異物,頭發不要零亂。男士頭發不宜蓄長,女士發型也要簡潔、流暢、自然、明快。圓臉型可采用中分式,升高頭頂部頭發,留劉海,露出雙耳與脖子;長臉可以前發橫流式,劉海式或瀑布式,要讓頭發蓬鬆,使臉變寬;方臉盤應力求圓滑,以掩蓋額頭和下巴棱角,如兩頰可留長卷發,以遮蓋兩下頰;在一些場地稍寬闊的地方演講,麵對強光的照射,可略施濃妝,但不能戲劇表演化。

女士可以稍稍打點香水,但不能灑得太多,更不要灑在衣服上,否則強烈的香味會像麻醉劑一樣刺得聽眾不舒服。可以塗點口紅,薄型嘴唇可塗得飽滿些,厚實的嘴唇不宜塗得太多。可略施香粉,以保證臉部潔淨、清爽,可略擦胭脂,使臉部顯得紅潤、有層次感。

此時男士也要適當裝飾一下自己。

形體語言與口語的關係

形體語言是演講者的重要表現手段。正確的使用形體語言對演講者表達自己的意思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和口語一樣,都是演講者向外界表達自己意見和看法的工具。為了更好的使用形體語言,我們首先要了解形體語言的基本知識。

◎ 什麼是形體語言

人類生來就富有動作性。當人采取行為的時候,伴隨而來的就是動作與表情。從某種意義上說,動作與表情是行為的一種表達方式,它們以獨特的信息形式直接顯示著行為的意義。人們將這些能在一定程度上顯示行為的意義,即能夠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人體動作,如儀表、風度、手勢、動作、眼神、表情、姿態、服飾等等,叫做形體語言,也叫無聲語言、體態語言或態勢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