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演講態勢語言的表達技法(4)(1 / 3)

演講目光語最主要的是強調眼神的運用。一般來說,不同的眼神表現著不同的情感。目光明澈表現胸懷坦蕩;目光狡黠表現心術不正;目光炯炯表現精神煥發;目光如豆表現心胸狹窄;目光執著表示誌向高遠;目光浮動表現輕薄淺陋;目光睿智表現聰明機敏;目光呆滯表現心事重重;目光堅毅表示自強自信;目光哀頹表示自暴自棄。除此之外,故弄玄虛的眼神乃是高傲自大的反映;神秘莫測的眼神則是狡奸巨猾的反映;似匣劍出鞘咄咄逼人的目光是正派敏銳的寫照;如蛇蠍蟄伏灰冷陰暗的目光是邪惡刁鑽的寫照。坦誠者目光像一泓清泉,悠然見底;英武者目光如電掣雷奔,波瀾壯闊;典雅者目光似雲霧初開,林鳥相逐;俊秀者目光如玉,珠胎含月;嫵媚者目光似春花始香,夏梅初笑;豪放者目光如風雲波浪,海天蒼茫……

眼神的表達豐富多彩。詩人公木說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不會隱藏更不會說謊。”得體地運用目光語會令你的演講增光添彩。

◎ 演講中調整目光視點的方法

美國第四十任總統裏根出身演員,擁有高超的表演技巧,每次演講他都能充分運用目光語。有時像聚光燈,把目光聚集到全場的某一點上;有時則像探照燈,目光掃遍全場。因此有人評價他的目光語是一場“征服一切的戲”。

演講中的目光語很重要,用好目光語很有技巧,下麵介紹運用目光語的八種方法。

1. 環視法

有節奏或周期地把視線從聽眾的左方掃到右方,從右方掃到左方或從前排掃到後排,從後排掃到前排。視線每走一步都是弧形,弧形又構成一個整體——環形。這種方法要注意中間的過渡,由於其視線的跨度大,難免有為視線而視線之嫌,演講時要注意銜接。此種方法主要用於感情濃烈、場地較大的演講。

2. 仰視法和俯視法

在演講時,不要總是注視聽眾,可以根據內容運用仰視和俯視,如表現長者對後輩的愛護、憐憫與寬容時把視線向下移;表示尊敬、撒嬌或思索、回憶時可將視線向上移。

3. 前視法

前視法就是演講者視線平直向前而弧形流轉,立足聽眾席的中心線,大致為中心弧形照顧兩邊,直到視線落到最後的聽眾頭頂上,視線推進時不要勻速,要按語句有節奏進行,要顧及坐在偏僻角落的聽眾。

4. 側視法

用“Z”形或“S”形運用視線。此法在演講中用得較多。

5. 閉目法

人的眨眼一般是每分鍾5~8次,若眨眼時間超過1秒鍾就成了閉眼。演講中講到英雄人物壯烈就義,演講者與聽眾極度緊張,心情難以平靜時,可運用此法。

值得注意的是,視線的運用往往是各種方法綜合考慮並且交叉運用的,同時要按照內容的需要,帶著感情的節拍,配合有聲語言形式與手勢、身姿等進行立體表現。

◎ 保持和聽眾的視線接觸

在對你的演講材料足夠熟悉的基礎上,你可以盡可能頻繁地與聽眾進行視線接觸。直視他人的臉意味著坦率和興趣,而目光遊移或者躲躲閃閃則被解釋為心懷鬼胎或狡猾詭詐。人們更願意看著你的臉而不是你的頭頂。並且,如果你的眼光一成不變地盯著窗外或看著天花板,聽眾的注意力就會被你從演講內容上引開。過了一段時間,聽眾關注的焦點開始轉移到那些方向,他們暗自揣測著你的提示卡是否粘在了大梁上,或者窗外是否正發生重大的犯罪事件。

但更基本的還是,和聽眾保持視線接觸可以使得你察言觀色並獲得你所需的信息反饋。通過將你的視線停留在人們的腦袋之間,或者是將視線投射在後排聽眾的頭頂上方來偽裝虛假的視線接觸,這種做法隻會讓你得不償失。

當演講剛剛開始,你還沒有步入正軌時,找到一些用點頭示意和積極的麵部表情對你做出支持性回應的聽眾。看著他們並利用他們的支持來幫助你度過這段令你感覺不舒服的時間,但一旦你開始正常發揮,應擴大你的視線接觸的範圍,使之包括所有的聽眾。

事實上,你需要做的是直視單個聽眾的眼睛,並保持這種視線接觸至少3秒鍾以上,不要迅速地從一排排臉上掃視而過。在整個房間內隨意地移動你的視線,不要掉入一種單調刻板的模式:左,中,右,中,左……找一個朋友或同事進行觀察,指出你的目光是否機械呆滯或者你是否老是忽略某部分聽眾。

在任何演講甚至是手拿演講稿的演講中,你應當將85%的時間用於進行視線接觸,隻有在朗讀技術性資料或簡單地參考一下你的筆記時,你的視線才不在聽眾席上。最重要的是,在你的開場白和總結陳述以及列舉最為雄辯有力的觀點和最為關鍵的論據時,要確保和聽眾保持視線接觸。

演講中的得體微笑

在所有的交際語言中,微笑是最有感染力的,微笑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際交往的高招”。微笑能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能讓聽眾更好地接受你和你的演講。當然微笑要自然、真誠,而且要符合場合的需要。

◎ 學會微笑

往往一個微笑能很快縮短你與他人之間的距離,表達出你的善意、愉悅,給人春風般的溫暖。一個微笑,鄰座的人就可能成為自己的朋友。一個微笑,會燃起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