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是演講的重要步驟
答疑是聽眾針對演講中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疑問的一種方法。答疑在演講中經常被用到,是演講的重要步驟。演講者利用答疑來保證盡可能多的人能明白自己的演講內容。
◎ 做好充分準備,控製好答疑現場
要進行充分的準備,直接回答問題,控製好答疑現場。
答疑階段是進一步實現你的演講目標的絕好機會。在演講過程中,你試圖滿足聽眾的要求,現在你可以檢查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解答了他們的疑問。根據聽眾提出的問題,你可以知道哪些要點還不清楚,或者他們有什麼看法或不同意見。在答疑階段要表現出積極希望與聽眾溝通的態度,希望聽取他們對你的演講的看法。用類似的反應來表現你的熱情:“我很高興你提出這個問題”,或“這個問題很好”,或“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
不要因為講話結束而丟開自己的表達技巧。保持目光交流,避免態度焦躁或說話含糊不清。實際上,有些演講者的表達在答疑階段更出色,因為這時他們很放鬆。
◎ 準備答疑
在準備演講的整個過程中始終不要忘記答疑階段的重要性,要預見聽眾針對演講的不同要點可能提出的問題。一個辦法是請朋友在聽完你的排練後提出問題。雖然你永遠想不到聽眾具體會提出什麼問題,但是有些問題提出的可能性比較大。針對最複雜、最艱澀的內容,在排練時大聲說出這些問題的答案。這是公眾人物為新聞發布會做準備所采取的辦法。
最理想的情況是,你收集的資料廣泛而全麵,就規定的演講時間而言,你所掌握的材料要比實際使用的材料多得多。你不應該把這些多餘的材料往抽屜裏一塞了事,而應該繼續閱讀這些材料,要對它們了然於胸,這樣你可以很隨意地把內容擴充得更加詳實,能夠遊刃有餘地回答提問。
◎ 對聽眾質疑的處理
在聽演講的過程中,聽眾根據自己的理解,采取遞條子或口頭質疑、詰難的方式,向演講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要求和各種疑難問題是很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演講者占有較大的主動權。是做答,還是不做答;是離開講稿另外專門做答,還是結合在演講的某個部分中做答;是正麵做答還是側麵做答;是立即做答還是定神思考後做答,都有較大的回旋餘地。演講者可根據演講的題旨、氣氛、環境、時間、與演講內容相關的程度以及自身的能力等因素酌定。
遇到這種情況,不管是善意質詢還是惡意詰難,演講者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切忌感情用事,然後采取靈活的應變處置,使演講順暢地進行下去。有時甚至可以借宣讀紙條或回答口頭質疑的時機,進一步激發聽眾的情緒,把演講的氣氛推向高潮。
演講現場有時突然發生高聲喧嘩、聽眾喝倒彩、擴音器突然發生嘯叫、有人突然向你提出質問等。對此,演講者既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又要學會容忍,場內場外的幹擾很快就會自然消逝。即使幹擾如高聲喧嘩、喝倒彩等嚴重到了影響演講的程度也不必去指責它,而應該麵帶微笑,略作停頓,等事情過去,聽眾又將目光移向你時,再繼續講下去。擴音器發生嘯叫,往往是演講者的手觸摸話筒引起的,手離開話筒或調整人與話筒的距離就可以恢複正常。如果有人突然打斷你的演講,並向你提出質問,你要耐心回答,不管對方如何激怒你,你也要保持冷靜與克製,切記不可當場與質問者爭辯,爭辯就會顯得你缺少雅量與風度。
總之,演講者應有“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散步”的從容氣度和逆水行舟、迎難而上的勇氣,這樣才能有效地駕馭不同的場景,使演講獲得成功。
邀請和回答聽眾提問
邀請聽眾對自己的演講提出問題,並且能正確回答聽眾提出的問題,是演講者做好演講工作的重要步驟,這需要我們事先做好準備,對聽眾的提問做出準確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