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離奇的雷擊(1 / 3)

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的最東端,整個城市三麵環海,一麵接陸,東與朝鮮半島相對,西與內陸相接,南可由海上連接東南亞,北與遼東半島相望,素有“京津的鑰匙與門戶”之稱,是中國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和對外經貿的出口和通道。

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大海和密布的山林的調節作用,使這裏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旅遊、避暑、療養的好地方。約在7000多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

自從1945年政府設立威海市後,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威海現在到處是寬闊的馬路、靚麗的廣場、一座座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寫字樓。威海市在全世界大都市的排名中已經躍居前十。

此刻,這座大都市正處在全人類的關注之下,因為第XXXX屆奧運會正在這裏緊張激烈的進行著。

這是中國第二次舉辦奧運會,相比幾十年前的北京奧運會而言,規模更加盛大。

現在,中國的綜合國力早已躍居世界第一,國民體質也有了質的的飛躍,最近幾屆奧運會,金牌總數每次都是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

隨著中國不斷的奪得一枚又一枚金牌,全體中國人都激動不已。

十七歲的王濤是一名體操運動員,此刻他正站在奧運會體操比賽的賽場邊熱身,準備上場參加男子自由體操的比賽。

王濤此刻的心情既有點緊張又有些激動,年輕的他雖然也曾經曆過一些大賽的磨練,但畢竟這裏是奧運會的賽場,心裏多少還是有一些緊張的。

緊張歸緊張,激動歸激動,在他心中更多的卻是期待,期待自己夢寐以求許久的榮耀。

他用眼角的餘光掃向賽場上的大屏幕,想借此來平靜一下自己的心情,不料一瞅之下臉上泛起了一絲紅暈,心情反倒複雜起來。

大屏幕上正在冉冉升起五星紅旗,一個俏麗的身影正站在高高的領獎台上,那是他的隊友舒天妮。

原來在剛剛結束的女子個人比賽中,舒天妮得到了鞍馬比賽的金牌。

王濤一直在暗戀舒天妮,隻是隊裏有規定,禁止隊員談戀愛的話,否則的話他早已向她表白。

如果不是由於奧運會體操比賽是男、女分場進行的,恐怕他也早已跑去加油助威了。

“天妮得到了金牌,就該看我的了。”王濤的心裏開始興奮起來。

為了能在奧運賽場上奪冠,他已經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

很小,王濤就顯示了他的體育天賦,他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小時候,他住在鄉下的爺爺家,夏天,看到青蛙在田間蹦,他就學著青蛙的樣子,在地上蹦,小夥伴們見了,都說:“王濤,你學得真像!”

7歲那年,王濤上學了。王濤的父親王平是音樂老師,父親本來希望王濤將來能在音樂上有所成就,一直培養他練鋼琴。可是,有一天,父親突然發現,王濤最愛的原來是另外一樣東西。

那天下午,王濤放學回家後,父親發現他的身上沾著許多沙土,衣服上還有一個大破洞,就著急地問:“看你,就像隻小泥猴!是不是和同學打架了?”王濤低下頭說:“沒有。”父親不相信:“沒有?那你怎麼會這樣?” 可不管父親怎樣追問,王濤就是低著頭,不肯說出實情。

為了弄清楚王濤放學後究竟去了哪裏,第二天下午,父親悄悄來到學校,躲到一棵大榕樹後,看王濤究竟在幹什麼。隻見他一個人跑到校體操訓練房的窗下,一把抓住窗格子,爬上窗台就往裏麵跳。一會兒,又見王濤從窗台上滑下來,一溜煙地跑到學校操場的沙坑邊,把書包往地上一扔,彎下腰,開始做側手翻。翻著翻著,王濤兩條腿從直變成斜線形,後來還蜷著身子,在地上打滾。

南方的盛夏熱得出奇,不活動都滿身是汗,何況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呢?很快,王濤就汗流滿麵,他用沾滿沙土的手不停去擦臉上的汗水。不知不覺,王濤的臉變成了京劇裏的花臉,可他還在繼續練。

後來,父親發現兒子對體操的熱愛已經遠遠勝過了唱歌,就帶著王濤去找體育老師,憑借同事的關係,王濤成了他的一名“編外隊員”。

有一天,省體操隊的教練來到王濤所在的小學挑選後備隊員,從此王濤告別父母來到省城,來到了一個新天地。

體操房裏的場地是那樣寬敞,裏麵的東西都讓王濤感到新奇:有鮮豔的綠地毯,還有鞍馬、吊環、跳馬、單杠、雙杠……啊,王濤的眼睛似乎不夠用了。

在這裏,王濤接受了極其正規的訓練,每天最長要訓練七八個小時,短的時候也要兩三個小時,可王濤反而覺得很快樂,始終認真地堅持練習,一點兒也不怕累,這讓教練非常滿意。

在訓練中,教練發現每一套新的動作王濤很快就可以學會。有時,王濤還能對基本動作有所創新,既能使動作不失原樣,又能給它增添新的美感。這說明,王濤的接受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強,因此,教練決定針對這些特點,用更好的方法去培養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