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偏科難題 屬文克理(1 / 1)

張婉剛上高中那會,文理分科製度仍舊存在,張婉是堅定的維文派。無論是從喜好還是天賦來說,理科種種隻覺得折磨。

但高中生活還是太不適應了,沉如山的學科,多如海的作業,都需要理解、完成、被檢驗。頻繁的月考,一次次的成績,問題已經初露端倪。

班主任是位很負責的中年男老師,再幾次月考成績均落後後,他將張婉等十幾名學生叫到教室外,“我看到你們的成績了,大家不要著急害怕,每位學生剛入高中的適應性都不同,初高中節奏是完全不一樣的,大家要好好把握,有什麼問題可以來找我。”格外和煦,安撫了張婉的些許焦慮。

張婉的焦慮在偏科。身心皆具的偏科。

張婉一入學就申請到了語文課代表的職位,可歎一句心心念念十幾朝夙願終成,語文成績是愈發亮眼。英語因著之前的好基礎,也算是輕鬆。數學倒也是中遊偏上的水平,偶爾題簡單些也能拿到不錯的分數。政史地由於其維文的屬性,興趣buff一加也沒什麼問題,但短板出在物化生。

一開始還好,張婉隻覺得物理的邏輯思維很奇怪,她上課跟著老師的思維也隻會稍微落後,課程稍微靠後時,但凡年輕的女老師一開口講受力分析,她隻覺得匪夷所思:為什麼是這樣?課後作業就更為難,不看答案根本毫無思路,要不與答案差之千裏。看著答案做恍然大悟,自己再次做又仿佛記憶被清空。

太恐怖了,她想,物理何苦如此抽象?偏偏攔她一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

化學因著班主任是任課老師,張婉在初中老男人的荼毒下更覺得新班主任如此可靠可信,便更不願意辜負他的期待。於是她拿出120%的激情來聽化學課、記筆記、做作業,但是為什麼元素的屬性如此之多?為什麼化學式如此複雜?為什麼哪裏來的兩個元素都能發生反應?為什麼還有那種莫名其妙的推斷題?我怎麼知道那是什麼元素?

張婉迎難而上,越記不住越記,越不會做越背,她就不信自己這麼費心學難不成沒有一點點分數的長進。

生物是個年紀較大的男老師任課,嗓音偏啞,一講課張婉就犯困。強行打起精神,初聽簡簡單單何以為患,一做題就懵了。孟德爾遺傳定律學的張婉暈頭轉向,她搞不懂為什麼xy是如此推斷,顯性基因隱性基因又是如何推出這遺傳疾病男有女沒有?

為什麼她課也仔細聽了,筆記也認真做了,但知識就是不進腦子呢?

辛辛苦苦大半月,月考成績出了。由高到低:物理、生物、化學。

張婉老實了。

她費力費神最多的分數最低,她亂寫的成績最高。

至此,張婉明白,她和理科的的確確是沒有緣分,不是努力與否的問題,就是單純沒有精竅。若說每個方麵的知識都有一個屬性,大腦對每個屬性的接受程度不同,那她確實是屬文克理了。

張婉調笑,自己和理科算是相看兩相厭了,誰也不待見誰,還不如卯足勁一門心思放在政史地上,上升空間更大些。

木桶原理也好,或許桶更深,長板更長,漏水也罷,也能漏的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