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 / 3)

那大漢看對麵圍了一桌人,以為是為官一任的一家要差姨太。卻見竟是和自己一樣寒苦的布衣弟妹。當他發現娃們那身及其破爛的衣著時,一股憐憫之心悠然而生。他想:我窮家寒舍的耕夫一個,東山日頭背到西山。半輩辛勤勞作,不曾溫飽。且已婚十八年,不得一子留後。一夜之間,蒼天令貴人入戶,竟使我劉門有後。雖說是個豁豁,卻也畢竟是我劉門之骨血。倘若再遇到孫思邈那神醫取一塊肉補來,那才令我劉家驚喜不盡!這且不說。最為奇怪的是,一夜之間,那麼大十老甕白花花的銀子,怎能落腳在我這村夫後院石榴樹下?我精通經史,博覽古今。知道“人不得橫財不發,馬不吃夜草不肥”。然卻不曾想到一夜之間,我劉門居然成了天下這般得子又得大財幸運得沒法說的炎黃赤子!豈肯讓眼前這家和自己當年一樣貧寒弟妹兒女受苦受難!世上誰不曉好出門不如歹在家之理?有半分奈何,恐怕也未必走出寒門。既然上蒼這般助我,讓我一夜之間成為富戶。雖不曾有“為人極善事,立地能成佛”之意,卻也想恩澤佛祖神靈不忘。為人行善事,助人行俠仗。是關中黃土給予關中硬漢魂魄所緣。天下如此不安,我劉門六尺男兒何不救助他們一回?

想到這兒,隻見那大漢手一揮道:“店家!快夾十個饃放就前麵那個餐桌上。另加,每人一碗雞絲餛飩來”!

不等曹鋒這家人坐定,一壘一壘放在漢盆中的肉夾饃,一時便放在曹鋒這家人圍坐的桌子上。

曹鋒不解,抬頭一看,卻見那大漢端著一盆夾饃,隨之坐近他的身旁說道:“從你們這家人的模樣看,想必和我一樣的村夫是麼?倘若一樣,請將我給於你們這些夾饃先吃何如?”那大漢說到這兒,冷不防發現店內一付擔兒,卻見擔內行囊中,不是破籠,便是破碗。轉身不容思索,接著說道:“鄉黨!不夠,我讓店家再夾它幾盆來!”

曹鋒走進關中。在漆黑的夜晚中,從高陵張府那個張大老爺沮喪的問話中,聽得出關中漢子,大亂之中各顧各人的秉性。果敢,暴燥而又嘴硬心軟。這一切在荒戰求生中的他,都頗為使他理解。從涇陽候旨頭那仇有才的熱情好客,極人之善的行為中,他看到了關中漢子的雄闊直率與那厚重誠愨的大率露才。一進涇陽城,剛坐在朱家肉夾饃鋪,涇陽這個大漢和我萍水相逢,又是這般憨厚,善待於我。瞬間,曹鋒這個熟讀經史的一介高才,終於被天下縣涇三原這塊秦地名縣的人文精神所感動,他一時渾灑才情,不假思索便脫口而出。“哦!華夏子孫繁衍的這塊熱土,不才我傾慕已久的關中沃野啊!”接著抱拳吟出一首詩來:

亂世逃生到關中,

萍水相逢兩鍾情。

皇天厚土俚語重,

愧對兄長待親生。

曹鋒吟罷,說道:“大哥,你我素不相識,竟如此憨誠相待不才一家。這,不免……”

那大漢憑著曹鋒口語發音,一眼便猜出曹鋒是從河南逃難來的窮苦人家。雖則穿著破爛,然從方才詠歎關中後隨之脫口而出的這首詩看來,眼前這個落難弟子,非同一般凡夫子弟,倒卻是他這個大漢不曾相遇相交的一介高才啊!隻見那大漢放下手中不曾吃完的肉夾饃,即興也詠出一首詩來:

範蠡攜妻青史名,

梁鴻孟光覓高風。

既然緣份天鎖定,

兄弟何不訴衷情?

那大漢吟罷這首詩,欣然說道:“哪裏,哪裏!”憑你口音,為兄我看得出,你是河南漢子,且又是勝我一籌的高才。大亂年頭,你我相逢涇陽,這是蒼天給予咱窮人的那個緣份喲!快吃!快吃啊!作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