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太好了!”劉徹拍案叫好,眉宇中生出一股掩不住的喜色,道:“前些時,匈奴人攻打‘右北平’,破了韓安國的守軍。朕準備撤了‘右北平’郡守韓安國,你可有充任‘右北平’郡守的人選?”
“陛下,您看臣行嗎?”
徐勝利毛遂自薦起來,一臉的期待。自打有了去個鳥不拉屎郡當個郡守的念頭後,‘右北平’也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那裏往北是‘匈奴’的地界,往東是‘高句麗’的地界,可謂是個極其危險的地方,一般的大臣沒有人願去那裏受罪。
“你?你不行,你還有大用處呢!再說個人選!”劉徹一口否決,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
“那……李廣吧,臣看李廣行!”徐勝利道。
“李廣?他還能拉得動弓嗎?朕也想過他,可他那把年紀,朕有些擔心啊!”劉徹猶豫著。
“李廣絕對行!他不僅能拉得動弓,而且還能把箭射到石頭裏!”徐勝利滔滔不絕又講起了故事,把那晚喝醉酒後的事一五一十的全抖了出來。
“那就李廣吧!明天朕就給他下道旨意,讓他趕輕車簡行,趕往‘右北平’,接任郡守之位!”劉徹哈哈兩聲大笑,道:“沒想到,李廣老了老了,還是天生的一把神力,竟能把箭射入石棱中。好!老當益壯!不錯。徐愛卿,今天,朕給你透個底,自打‘馬邑合圍’匈奴失敗後,朕就在考慮與匈奴決戰的事情,這次他們又破‘右北平’,簡直以為我大漢無人。來人,把地勢圖給朕抬進來!”
四個小太監,抬著一卷羊皮哼哼哧哧來到殿中,把羊皮在殿內鋪開一展,幾乎占了大半個地麵,整個大漢與匈奴國的地形地勢都在圖上顯示了出來。劉徹臉上泛起激動的紅光,拉著徐勝站在圖上,指著‘高闕’的地方,道:
“匈奴人仗著馬快,打了就跑,打了就跑,以為我們大漢以步兵居多,怕供給被切斷,不敢深入‘匈奴’腹地追擊他們,這次就讓他們嚐嚐厲害。朕要以騎兵對騎兵,殺他個出其不意,殺他個毫無防備。朕準備任命你為車騎將軍,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直奔‘匈奴單於庭’。再命衛尉蘇建當‘遊擊將軍’,領兩萬騎兵。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領兩萬騎兵。太仆公孫賀為‘當騎將軍’,領兩萬騎兵。代郡郡守李蔡為‘輕車將軍’,領三萬騎兵。這九萬兵馬也歸你統領,做為後續部隊,也從‘高闕’走。另外,大行李息,領騎步兵三萬從‘雁門’郡出發,岸頭候張次公領三萬騎步兵從‘雲中’郡出發,‘右北平’郡郡守李廣,領五萬騎步兵從‘右北平’郡出發,成品字形一邊尋找匈奴蹤跡捕獲戰機,一邊支援你攻打‘匈奴’單於庭,你看如何?”
“臣……臣以為不妥!”
放在以前,徐勝利早就歡呼雀躍,要一展身手了。可是現在,他隻想當一個小小的郡守,立功封候什麼的已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可,這是劉徹已定下來的戰略目標,而且激動的臉上泛起紅光,說這樣的話是承擔著一定風險的。所以,話一出口,徐勝利馬上為自己的話找起理由,希望用一個無可爭辯的理由,說服劉徹!
“徐愛卿,莫非朕的計劃有什麼漏洞,因此你覺得不妥?”
“陛下的計劃十分完美,簡直無懈可擊,定能打匈奴一個落花流水,措手不及!”徐勝利努力的拍著馬屁。
“那你為何說不妥?”劉徹糊塗起來,怪道。
“陛下的計劃沒有任何不妥之處,裏邊用的人有些不妥之處!”徐勝利道。
“是哪幾個人不妥,你說出來,朕馬上替換!”劉徹道。
“這些人裏邊隻有一個人不妥,其他的人陛下全是知人善用,個個都是能獨擋一麵的人物!”
“哪個人不妥?”劉徹道。
“車騎將軍徐勝利這個人選不妥!”徐勝利道:“依臣之見,應該讓衛青來當這個將軍!”
劉徹啞口無言,斷然沒有想到徐勝利會放棄如此好的一個機會,這簡直就是一個絕佳的升官發財機會,不可能再有第二個這樣的機會。‘匈奴’與中國的戰爭已持續了上千年,上千年來,‘匈奴’人都是騎馬的,中國人都是走路的,中國的兵馬從沒深入過‘匈奴’五百裏之內的地方。不堪侵撓的,萬般無奈之下才修了長城,以圖把‘匈奴’人擋在城牆之外。‘匈奴’人絕對不會想到,漢兵這次派的全是騎兵,沒有後勤被切斷的憂慮,以快打快,直奔‘單於庭’而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根本不會有絲毫的防備。對於一場敵人毫無防備的戰爭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劉徹絕對沒有想到,徐勝利會把這樣好的一個機會讓出來,而且讓給他的舅倌衛青。沒錯,開始的時候,他是有些私心,想讓衛青來擔當這個車騎將軍,把這個大功勞賞給衛青。可在徐勝利回來之後他改變了這個主意,尤其是聽完徐勝利擺平百越的事後,他改變了這個主意,將衛青換了下來,換成了徐勝利,要把這場大功勞賞給徐勝利,為大漢塑造出一個戰神來。
“為什麼?”劉徹不解的問道。
“臣與衛青比起來,有三不足!讓臣來帶著打這場仗,隻有五成的勝算,如果用衛青來打這場仗,勝算將提高到八成往上,請陛下明鑒。”徐勝利道。
“有哪三不足?”劉徹道。
“第一:臣的身份與衛青比起來太過低微。臣孑然一身從長安來,無黨無派,所認識的大臣不足十人。此次大戰帶兵的大臣中,臣除了李將軍一個也不認得,論資曆更比不過他們,讓臣來指揮,隻怕會發生陰奉陽違的可怕事情。衛青不同,他姐姐是陛下的愛妃,他平常又愛交朋友,裏邊的大臣大多都認識,他來出任車騎將軍最合適不過。那些大臣們不賣他的麵子也得賣陛下的麵子不是?此一不足也!”
“二不足是什麼?”劉徹問道。
“第二:臣自幼頑劣,不喜讀書,什麼‘六韜’‘孫子’一本也沒讀過,打仗除了硬拚還是硬拚。衛青不同!衛青平常最愛兵書,天底下有的兵書他全爛熟於胸,遇到‘匈奴’人,隨便使出一個計策來就能把匈奴人給玩弄的哭爹喊娘,落花流水。此二不足也!”
“那三不足又是什麼?”劉徹道。
“第三:臣沒指揮過超過一千人的戰爭,最大的一次也是在衛青的指點下指揮了一場‘壺口’之戰。如‘夜郎’殺多同,憑的是一己之勇。‘閩越’分兩王,更是胡攪蠻纏。一下子讓臣領十二萬兵馬,臣倒是無所謂,就是怕帶著十二萬兵馬出去了,孤零零一個人回來了,那時無法給陛下交待。而衛青不同,他從小的平陽公主府上長大,見多識廣,往那一站就氣宇囂昂,不同凡響,莫說十二萬兵馬,就是一百二十萬兵馬也指揮的過來。此,三不足也。”
劉徹有些感動,心裏邊清楚,徐勝利說的話都是推脫之言。什麼出身低微,他徐勝利出身低微再怎麼說也是都尉之子,衛青也就是姐姐入了宮才顯貴起來,以前不過是個羊倌馬夫罷了。什麼打仗全憑勇不懂謀略,不懂謀略能把‘百越’的事搞得讓妥妥當當,大出意料之外。什麼沒帶過一千人往上的兵,他沒帶過一千人往上的兵衛青不也一樣沒帶過一千往上的兵。
劉徹感動是因為徐勝利的不倨功自傲,是徐勝利的謙虛謹慎,最重要的是能夠明白他的心思。知道其實他內心深處還是想把這件大功勞給衛青的,於是想盡辦法來推脫,要讓衛青來統領此戰。
“徐愛卿!你是立過大功的人,說吧,想要什麼賞賜,隻要有的,朕都可以滿足你!封你為侯,食邑兩千戶的侯,另外再讓你在九卿之內隨便選個官來做做。這樣吧,朗中令你來當,你是那裏出來的人,對郎中署有感情。”
“謝陛下封臣一個兩千戶的侯,這下回‘雲中’後可以光宗耀祖了!”徐勝利跪下磕了個頭,高興的道。
他不能顯得太無欲所求,太無欲所求了會讓人懷疑欲求的東西太大,所以對這些東西不在乎。接著又道:“都說君無戲言,陛下除了封侯外,還讓臣選個官來當當,那臣就當郡守吧,‘朔方’郡的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