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幹年前,有兩位印度的音樂愛好者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麵的“音樂會”。參加“音樂會”的不是普通的聽眾,而是一種叫“黑藻”的水生植物。“音樂會”的安排也很別致:他們把黑藻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每天聽的是優美抒情的小夜曲,另一組聽的則是嘈雜刺耳的喧鬧聲。幾天後,他們驚奇地發現,聽小夜曲的黑藻生機盎然,長得十分旺盛;而聽噪聲的,則萎靡不振,形體明顯瘦弱。後來,他們又選用一首古老的印度歌曲對含羞草進行試驗。結果證實,聽過音樂的含羞草比沒有聽過的要枝繁葉茂,並且平均長高50%。
兩位印度研究者的試驗表明,植物也“喜歡”音樂!這一事實引起了農學家們的關注,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利用音樂來促進農作物的增產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許多專家紛紛開展了各種試驗活動。有一位國外農作物專家,從1960年開始,連續3年在大田上對糧食作物進行了試驗。第一年,他選擇了兩塊土壤條件相同的土地,都種上玉米和大豆。然後對其中一塊土地,每天堅持晝夜播放《藍色狂想曲》的唱片。幾天以後他就發現,播放音樂地裏的幼苗首先破土而出,而且長得格外粗壯。又過了幾天,他從兩塊地裏各齊根割取了10株玉米和大豆的幼苗,分別稱了一下它們的重量,結果播放音樂地裏的苗比另一地的苗重了差不多1.5倍。
第二年,他仍在兩塊田地裏種上了玉米。不過,他在其中一塊地裏安上了一隻擴音喇叭,每天播送的是不同的樂曲。試驗的結果是,播送音樂地裏的玉米,比另一地裏的玉米,要高出5~8厘米,並且提早3天吐絨。最為明顯的效果是,作物收獲後,音樂地裏的玉米產量每畝要多收154千克。
第三年,他把試驗田擴大為4塊地,除一塊地繼續不播送音樂外,其餘3塊地分別播送單一的高音、低音和與原先相同的樂曲。試驗的結果是,凡播送音樂或音響地裏的玉米產量,都高於不播送音樂地裏玉米的產量,其中又以播放低音音響地裏產量最高,增產幅度高達17.3%。
這位專家的試驗證實,音樂在糧食作物從發芽、生長到收獲的整個過程中,都會產生明顯的作用;而且音樂的音調越低,增產的效果越好。
另外,也有許多專家對水稻、煙草、花生、蔬菜等作物進行了試驗,結果證實音樂對各種作物都有增產的效力。例如,日本的研究人員通過每天3次給萵苣等蔬菜播放音樂,使其產量提高了30%,而且減少了病蟲害。最為有趣的是,一些專家在做音樂增產試驗中,創造了許多驚人的奇跡。法國一園藝家給棚架上的番茄戴上耳機,每天聽3小時音樂,結果番茄長到2千克重;英國研究人員給甜菜和卷心菜聽音樂,結果一棵最重的甜菜長到6.35千克,最重的卷心菜重達27千克;蘇聯專家利用音樂刺激法,使蘿卜長到2.5千克,蘑菇直徑達60厘米,甘薯有足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