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誌願者(1 / 3)

近了!越來越近了!甲板象一塊巨大的木板,隨著大西洋的波浪起起伏伏.黃林沒有去看站在甲板頭上,位於降落跑道邊突出的一個接引台上接引員手中揮動著的接引拍.他是憑自已的直覺,而這種直覺從來沒有欺騙過他,信別人還是不如信自已.在船頭剛剛從波浪上抬起頭的一刹那,他的";野貓";輕盈地落在了甲板上.響起了一陣刺耳地輪胎摩擦聲,機身猛地一震,尾鉤己經勾住了拉曳繩.又是一次成功地降落

這是他的第幾次降落,他也說不清楚,反正一次也沒有";跑過鉤";.從11月初,全大隊就開始在訓練艦上作母艦起降訓練.兩艘訓練艦是用舊貨船改裝成的.一條叫";克裏文";號,排水量8500噸,另一條叫";巴克提波爾";號,排水量10000噸.兩艘船都頂著一塊長250米,寬23米的大鋼扳.這與標準的航空母艦如‘企業號‘的飛行甲板長差不多,寬度卻要窄幾米.遠遠望去給人有點滑稽的感覺.它的下層沒有機庫,因而也沒有升降機.所有的飛機都堆在船尾,象擁擠在一起的一群鴨子.也不象真正的艦空母艦,在艦的一側有一個高高地指揮中心叫";艦島";.它的指揮中心,更象懸吊起來的一個平台甚至連學員食堂和軍官食堂都未分開.住宿區也比較簡陋.但基地的訓練一般都是早上飛過來,訓練結束後飛回去,隻有中午在船上用攴,休息.一個飛行員一天要作兩次起飛和降落.如不是狂風暴雨的天氣,輕易是不會讓訓練停下來的.

此時的";克裏文";號和";巴克提波爾";號,相距約1000米左右.都在放飛和降落飛機.船上的人影綽約可見.天氣不是很好,陰沉沉的,但卻未下雨.雲層很厚壓得也很低.波浪也較大,一陣陣海風吹來,還使人感到有點寒冷.

黃林一下飛機,地勤人員就湧了過來,推開了這架";野貓";.一架魚雷機被送到了起飛位置.看著挺著個大肚子,顯得十分笨拙的魚雷機,黃林耽心它能否飛起來.但顯然他的耽心是多餘的.在滑行了200米後,魚雷機在船頭從波浪上抬起那一瞬間跳了出去,它向下一沉,擦著浪尖水平飛行了一小段距離,就昂起機頭向上爬去.對於體積和重量都大大超過殲擊機的魚雷機來說,這樣的起飛算是比較好的了.

黃林走進飛行員休息室.這是一間用鐵板簡單焊成,刷了白漆的約60個平方的小屋,位於船側靠近船尾的地方.屋內安有幾排用螺拴固定起來的木椅和兩張又大又重的長方桌.還有一個焊在牆上的咖啡桶.其它就什麼也沒有了.

黃林倒了一杯還算熱的咖啡在小本茨旁邊的木椅上坐下來.

";本茨你決定了嗎?";黃林喝了一口咖啡問道:

";是的!科爾,這是個機會對嗎?";

小本茨正用粉筆灰使勁地擦著一個小黃銅十字架,十字架係在一根不太亮的銀項鏈下.黃林知道,那是達拉莎在本茨滿18歲生日那天送他的.本茨一直把它掛在胸前,並經常把十字架擦得金燦燦的.他說這樣上帝會因為他的虔誠而保佑他,會帶來好運的.

";什麼機會!你知道英國人正和德國人打仗,你肯定會被卷進去的.你要想好啊!";

";去,難道不就是為了打仗嗎?";小本茨驚奇地看了黃林一眼,繼續著他的工作

";打仗會有危險的!會送命的!你難道不明白嗎?";黃林有點生氣了.

";軍人會怕危險嗎?當兵不就是要打仗嗎?我們整天飛來飛去那天不在危險中!";本茨一付無所謂的樣子.

真的是死豬不怕開水燙.黃林無語了.

三天前基地來了五名英國皇家空軍的軍官.一名中校,三名少校和一名上尉.黃林聽哈羅德少校說那個中校叫約翰.湯姆森.幾年前在基地呆過一段時間,也是飛殲擊機的,是個好手.第二天飛行學員食堂就出現了一張告示,內容為:英國皇家空軍招收自願飛行員到空軍服役.其中有服役期限,機種,待遇,相應軍銜詳情可到基地司令部某處了解,報名,並填寫相應表格等等.引得學員們議論紛紛.小本茨就這樣動了心.

菲裏本茨決定應招去作自願者是有兩個原因的.一是他沒有出過國,他想到英國去,到歐洲去看看都是什麼樣.二是較好的待遇可以讓他有能力幫助母親緩解家裏經濟困難.本茨家有五兄妹.一個姐姐己出嫁了,可惜情況不怎麼好,隻能自保幫不了什麼忙.父親是一個長途貨車司機.在本茨的印象中父親是個好父親,不喝酒,不抽煙,每一分錢都拿回了家.不幸三年前在一次車禍中死去.哥哥埃裏克義不容辭地接過父親的方向盤,也接過了沉重的家庭負擔.那時埃裏克才17歲,好在比本茨高大,強壯一些.本茨是第三個孩子,下麵還有兩個妹妹.母親本來身體就不太好,父親的去世給母親打擊很大.為了撫養大孩子,母親不得不拖著有病的身體去一個商店打工來掙一點家用.本茨一直因為自己幫不了母親而難過,他想賺點錢,讓母親也開一個象裏娜大嬸那樣的雜貨店,同時讓妹妹們上好學,這一直是他的心願.英國空軍開出的條仵讓他心動,所以他願意到英國皇家空軍去服役.

其實在英,法向德國宣戰時,9月初剛剛上任的海軍大臣邱吉爾,在一次和參謀長委員會的伊斯梅爾談話中他就指出,在英國的軍隊中,海軍是唯一比較使人放心的,陸軍勉強可以與德國人一戰,唯有空軍是最薄弱的.當時的德國擁有三個大的航空隊,實力雄厚.由凱塞林指揮的第二航空隊.由斯比埃爾指揮的第三航空隊.由施登夫指揮的第五航空隊.三個航空隊共有飛機3500多架,其中戰鬥機1400餘架,轟炸機1600多架,預備飛機400餘架.而德國每月還能生產700多架,其中戰鬥機400架左右,轟炸機300多架.而英國用來與德國對抗的飛機全部隻有800架外加2000冂高射炮.盡管英國的飛機生產速度還算可以,甚至比德國都還強一點.但飛行員可不是在生產線上可以生產出來的.要彌補這一點,隻有兩個辦法.一是盡可能快地

培養本土飛行員.二是立即從友好國家,比如美國等國家招收自願飛行員.參謀長委員會讚同了他的建議並很快行動起來.日後證明,在不列顛之戰和對德作戰中,大量來自不同如,美國,波蘭等國家的飛行員,彌補了英國本土飛行員數量上的不足,在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得不佩服邱吉爾的確是個有遠見的家夥.

英國皇家空軍派到美國的這樣的五人小組一共有六個.目標主要放在美國陸航和海軍的各院校和訓練基地.特別是訓練基地的學員他們十分歡迎,因為這樣的學員不必再進行培訓,結業後立即可以進入部隊投入戰鬥.當然也不放過現役飛行員,但現役飛行員比較麻煩,必需要先退役,才能以普通公民身份應招自願者,否則根本行不通.在現階段來說美國必竟還是個中立國.理論上來說如果德國人願意,一樣可以來招自願者.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由於美國目前孤立主義還很嚴重,在這種政治背景下,皇家空軍招募自願飛行員的工作進行得很不順利,問津者蓼蓼無幾.

";請問軍官先生,誌願人員報名是在這裏嗎?";

回到基地的第二天下午,黃林陪著本茨來到了英**官們在基地的臨時辦公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