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同學,讓我們把鏡頭轉向一年級的磊磊,看看他是怎麼學習的。
課堂上:老師讓大家做課後的習題,磊磊每做完一道,就轉向同桌的佳佳,跟她對答案,起初,佳佳還很有耐心,一一做了回答,最後,佳佳實在忍不住了,衝著磊磊大聲嚷嚷:你不能先自己獨立做完嗎?
家裏:磊磊做家庭作業,遇到了生詞,馬上跑去問爺爺。爺爺讓他自己查字典,他又讓爺爺給他把字典拿出來。後來又不會組詞了,他又去問小表姐,小表姐讓他自己動腦子,他不聽,賴在小表姐身邊,偏要她教給他才肯離開。
你看出來了嗎?磊磊有什麼不好的學習習慣嗎?
對了,磊磊太依賴別人了,他沒有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
不去獨立學習,吃虧的還是自己。
相信你的爸爸媽媽一定告訴過你這樣一句話:自己的事自己做,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孩子!
從前有一個大富人家,生了一個寶貝兒子。由於這是富人家三代同堂的惟一男孩,全家都視其如至寶,甚至還取了個名字叫元寶。自元寶出生開始,他就是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手中抱著長大,幼小的元寶漸漸地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3歲的時候還不會走路,衣服也不會自己穿,飯也不會自己吃,要人喂。有一天他全家應邀去參加了一個宴會,元寶在家裏睡覺,他媽在他的脖子上掛了一個大餅,交待他:“肚子餓了,就自己吃,媽很快就回來了。”過了一段時間,他餓了,可是卻等著家人回來喂,等著等著,家人卻一直沒有回來。等到家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元寶已經餓昏了……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自己不去學習,而是想依靠別人,到了關鍵時刻,吃虧的就肯定是自己……
你該養成哪些好的學習習慣呢?
整理學習用品。
收拾學習用品、整理書包,準備好第二天該帶的東西。別總是丟三落四的,依賴別人提醒你。
自己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學習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情,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自己去研究,查工具書,想辦法自己解決,如果實在想不出來時再去求助別人,不要動不動就問。學習當中,發現錯誤時,要自行改正。
學習中要有自己的主見。
學習中要多一點自己的主見,敢於發表不同的見解,要敢想、敢說、敢做。
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時間。
每天隻有在完成學習任務後,才去看電視、玩電腦或者找同學玩,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要主動自覺地學習,不要讓爸爸、媽媽和老師督促才去讀書、寫作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問題自己思考,小朋友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
平時你是怎樣學習的呢?根據你的學習習慣來做做下麵的測試題目吧!看完題目後,回答“總是如此”、“有時如此”、“從不如此”,看了題後,就作答,別讓自己考慮太多哦!
(1)我提前檢查學習用具是否帶齊。
(2)我會使用字典等工具書。
(3)課堂上我注意聽講,特別是老師講重點、難點時。
(4)我經常主動舉手答問。
(5)寫作業時,我不開電視,不吃零食。
(6)我按時、獨立、全額完成作業,誠實考試。
(7)學習中,我樂於與同學切磋。
(8)學習中遇到困難,我思考克服,有時向老師請教。
(9)我及時複習。
(10)我在學習中有時標新立異,課外我經常從各方麵吸取知識。
答案與解析:
總是如此,2分;有時如此,1分;從不如此,0分。總分18分或18分以上,你有良好的學習習慣;14~17分,學習習慣較好;10~13分,學習習慣一般;10分以下,需要努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