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的是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有計劃、有準備,才能做得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學習也如此,也要有計劃,也要講求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丁丁和樂樂
丁丁已經小學四年級了,平時總是一副很隨意的樣子,想看哪本書,就翻翻哪本,沒有目的性也沒有計劃性。事實上,丁丁的學習成績也是一般,不上不下的。
有天晚上,已經很晚了,媽媽按習慣去給丁丁蓋他踢開的被子,可是推門一看,丁丁還在看書呢!原來他們要進行一次測驗了,丁丁發現還有好多內容一直沒有複習過,忙著複習呢!
這樣,丁丁開了幾天夜車,但是考試結果並不理想。
丁丁很鬱悶,怎麼回事呢,自己不是很努力了嗎?
再看看丁丁的同班同學樂樂。
也是晚上,樂樂的媽媽聽樂樂的老師說過幾天要進行一次測驗,就打算進屋督促樂樂學習,卻發現樂樂正在看課外書呢。
“樂樂,你們要考試了,怎麼還不趕緊複習?”
“媽媽,考試也不會打亂我的學習計劃的,再說,我早就按照學習計劃的安排複習好了。”
果然,樂樂的成績依然很優秀。
看看,學習有沒有計劃,竟有這麼大的差別。
樂樂的經驗
班裏組織學習經驗交流會,樂樂很樂意大家跟他一起分享他的經驗,於是將他學習的法寶——學習計劃向大家全盤托出。
抓好課堂45分鍾。
認真學好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課外的時間多閱讀。
課外學習分成三條線。
一是學習語文和英語,聽自己喜歡的廣播節目,提高閱讀和聽的能力;二是數學練習,每天做15道題,看數學遊戲讀物;三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每天的作息時間。
早晨6時起床,跑步20分鍾,聽廣播30分鍾;上午上課;中午午休;下午上課,做當天作業;18時吃晚飯,晚飯前活動40分鍾;晚自習到21:30.
這個計劃,隨著季節不同,時間稍作改動,內容不變。
徐老師的點評
樂樂的班主任徐老師聽著樂樂的學習計劃不住地點頭,她認為樂樂的計劃有下麵三個優點:
計劃的目的性強。
樂樂先是比較了自己的各門功課,對自己目前的狀況很了解,相比之下,語文和英語的學習情況比較差,於是他把課外時間主要用於提高語文和英語的能力上。
目標明確。
樂樂在這份計劃裏,規定自己每天做15道數學題,不追求過多,也對自己有最少量的要求。
時間安排具體。
樂樂把每天要做的事、要花的時間,都作了具體的安排,這樣每天的生活什麼時間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至於想起什麼做什麼,沒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