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從表麵上看是個很用功的孩子,可是20分鍾就能完成的功課,他要做兩個小時,讀書的速度也很慢。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做功課不專心,拖拖拉拉的,學習效率很低。
高效率學習的兩個條件
高效率學習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好的學習態度,一個是好的學習方法。你有沒有發現,在班裏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往往不是那些學習最用功的學生,而是那些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高的學生。
怎樣提高學習效率呢?
創造一個穩定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有安靜的學習空間,有可以做功課的桌子,有可供參考的資料,如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要放在書桌上。總之,要保證自己不受外界幹擾,在學習時間內能夠一門心思地進行學習。
克服拖拉、邊學邊玩、漫不經心等不良習慣。
珍惜時間,自覺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可以放學一回家就趁熱打鐵地進行學習,對當日學習內容進行加深鞏固。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訓練,就會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改變在學習過程中馬虎大意、不求甚解的學習態度。
每天做完作業後要自己檢查一遍,不對的地方要問問自己為什麼錯了,錯在哪裏了,然後再動腦子改正過來。之後,再請爸爸媽媽幫你檢查一次。做作業時,最好一次做對,這就需要養成開始時不輕易下筆,先把解題思路搞清楚,將方法步驟搞準後再落筆的學習習慣。這樣持之以恒,就能保證作業的正確性。
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時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事半功倍,就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方法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總結積累,小朋友們也可以向身邊的同學、老師和家長討教方法,將它們為你所用,也可以去書裏尋找。
科學家所普遍采用的六種學習習慣
自己對自己負責。
對自己負責就是要讓自己明白:要取得好的學習成績,你需要先分析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哪些是你首先要攻克的難關,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和手上的課本和資料。
學習要製定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行事。
根據自己製定的計劃和安排,依照先後順序來學習,不要讓其他的事情或自己其他方麵的興趣使自己偏離當前的目標。
要與集體保持密切的聯係。
好的學業成績,隻是成功的一個方麵,是學業成就的外在表現。它與自己的內心所想得到的成功和滿足並不一致。因此,在保持學業成績的同時,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班級、集體出力。這樣,在贏得同學、老師讚許的同時,自己的內心將得到更大的滿足,對成功的促進作用將更大。
在讓別人理解自己之前,要先去理解別人。
與同學、老師之間出現問題時,譬如,分數的爭議、作業的問題等,要先把自己放在同學或老師的位置,然後自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我,我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做,在避免爭執出現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尋求解決問題比較恰當的方法。
如果遇到費解的教學內容,不要隻是重讀一遍教材或者看看課堂筆記,還要努力嚐試其他的解決方法,比如請教老師、同學或者網絡上、社會上的專家。
不斷向自己挑戰。
在學習中,不能安於現狀,要不斷為自己製定新的學習目標,並在實現新的學習目標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學習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