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我是最棒的——養成自信的學習習慣(1 / 1)

婷婷的轉變

有一個小學生叫婷婷,天真活潑,玩兒心大,尤其喜歡看電視,父母想盡辦法希望把她看電視的興趣轉移到學習功課上,結果卻收效甚微。有一次媽媽陪著女兒看電視,驚奇地發現,電視劇的主題歌,詞句多,曲譜長,看了很多遍自己都不能記下來,可女兒看了幾遍後,就會唱主題歌,而且有板有眼。媽媽問:“婷婷,這首歌你怎麼學得這麼快?”婷婷答:“我喜歡。”媽媽說:“婷婷,你真聰明,比媽媽爸爸都強!”婷婷聽了非常得意。媽媽乘機激發她:“如果你把這股聰明勁兒用在學習上,那就真了不起了,不愁成績上不去。”婷婷聽了這話,連連點頭。從此之後,在父母的不斷引導下,婷婷對學習有了興趣,逐漸成為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

媽媽喚起了婷婷學習的自信心,在自信的影響下,婷婷大踏步地前進著。

自信與否決定你的成敗

在學習中,自信對一個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去完成一件自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許多時候,人不是因為事情難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沒有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

一個心理學實驗

心理學專家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把智力和知識水平大體相同的學生分成三組,讓他們做難度相同的習題。在布置作業時,試驗者對第一組的同學隻作了一般說明;對第二組在一般說明之外,還告訴他們:“我了解你們的能力,這次作業雖然有一定困難,但你們隻要經過努力一定能完成。”而對第三組作一般的說明之後,則對他們說:“今天的作業難度超出了你們現有的能力,你們中間很多人肯定做不出來,你們盡力而為吧。”試驗結果:第一組完成人數為50%,第二組為80%,第三組還不到30%。這三個組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別,原因在於他們接受的指導語不同,造成他們對待作業的自信不同。

由此可見,自信對學習的影響非同小可!隻要你有自信心,你一定會越來越好!

小朋友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相信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證明你是最棒的,養成自信的習慣。

讓自己每天都快樂。

快樂可以讓你不感到勞累,放鬆可以產生迎接挑戰的勇氣。人輕鬆開心的時候,體內就會發生奇妙的變化,從而獲得新的動力和力量。所以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就應該充滿快樂,發掘、調動積極情緒,抵製和克服消極情緒,將痛苦、煩惱、憂愁等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有益的行動。

不要一味地誇大失誤,斥責自己。

過份強調犯的某一個錯誤,甚至誇大錯誤,就很容易失去信心。隻會產生更大的挫敗感和自卑心理,使自己精神頹廢,陷入惡性循環。這時候,你應該盡快冷靜下來,耐心地尋找出失誤的原因並采取相應的對策。你應當告誡自己“我隻是偶爾犯錯誤”,“我還會做得更好的”。堅決把“我總是很慌張”,“我每次都看錯題”中的“總是”和“每次”等字眼劃掉,使“自我暗示”朝向正麵,下次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樣就可以使心情舒暢,把失去的信心撿回來。

每天不妨誇誇自己。

當自己獨立完成作業了,或是解決了一個難題時不妨對自己說“我真了不起”,“學習對我來說很容易”,等積極性的語言,越誇越美,越覺得自己本來就是這樣的,自卑當然就無處可藏了。

下麵所列舉的情形表示沒有自信心的同學經常表現出來的行為。為了測試你這方麵的情況,參照每項標準的分數,在每句句子後麵的括號中寫一個最能代表你目前水平的數字,然後相加得出總分。

1=從不這樣2=偶爾這樣3=有時這樣

4=經常這樣5=總是這樣

A。不好意思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問題,怕人家知道你不會而感到丟人。()

B。認為自己在學習上沒有什麼可取之處。()

C。看到其他同學考試得高分就認為自己不行。()

D。每次考試前都特別緊張,擔心考不好,還嚐試著背習題答案。()

E。做事前總覺得自己做不成。()

總分()

解析:

同學們,在這個測試中如果得到20~25分,說明你十分的自卑,你必須采取措施,來讓自己更自信;如果得到15~20分,說明你的自信程度一般;如果得到10~15分,說明你的自信程度很不錯;如果得到5~10分,說明你是一個十分自信的同學,這對你的成長很有好處,不過一定要保持下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