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奔族,人生理財正當時(1 / 1)

奔奔族,人生理財正當時

“奔奔族”,指的是生於1975~1985這10年間的一代人,他們有著黃金一樣的年華,正處於人生精力最充沛的階段,也是人生財富的重要積累期。不過,二十五六歲的人,走出校門的時間不長,也許正麵臨著崗位競聘的尷尬;或者是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考驗;經濟上入不敷出,常常成為“月光一族”,而婚姻大事又提上了日程。這一切,多麼需要金錢的支撐!這一群體中最長的已35歲,可能孩子都已經踏入小學,他們要撫養小孩,迂有住房按揭、贍養雙方父母,承擔的責任更是重於泰山。難怪有20世紀70年代出生者發出這樣的感慨:三十而“栗”!賺錢理財,似乎成了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

25~28歲:理性消費,不做“月光族”

沒有錢或掙錢少,各種消費的欲望自然就小,手裏有了錢,消費欲立馬就會膨脹。追求時髦,趕潮流是年輕人的特點,當然這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今天買個無線上網的筆記本電腦,明天換個時尚手機……就這樣,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在追求時髦中打了水漂。其實,高科技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這種時尚永遠也追不上。所以,“月光一族”要控製消費欲望,進行理性消費。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理財檔案,對一個月的收入和支出情況進行記錄,看看“花錢如流水”到底流向了何處。然後可對開銷情況進行分析,哪些是必不可少的開支,哪些是可有可無的開支,哪些是不該有的開支。然後逐月減少“可有可無”以及“不該有”的消費。同時,可以用工資存折開通網上銀行,隨時查詢餘額,對自己的資金了如指掌,並根據存折餘額隨時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

另外,可以到銀行開立一個零存整取的賬戶,每月發了工資,首先要考慮到銀行存錢;如果存儲金額較大,也可以每月存入一張一年期的定期存單,一年下來可積攢12張存單,需要用錢時可以非常方便地支取。另外,現在許多銀行開辦了“一本通”業務,隻要工資存折的金額達到一定數值,銀行便可自動將一定數額轉為定期存款。這種“強製儲蓄”的辦法,可以改掉亂花錢的習慣,從而不斷積累個人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