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塚中枯骨,不足為懼。(2 / 2)

魏子濤瞪了韋天寶一眼,帶隊倉皇離去。

喬家莊的莊客和鄉民,一起哄笑。

喬太公擦了擦頭上的冷汗:“天寶賢侄,還不介紹你的大哥,給我們認識一下?”

韋天寶點頭,下了馬,給魯肅做介紹:

“此乃喬太公,我父親的八拜之交,如我父親一般。這位是胡老先生,名周字比周,地方大儒,我的恩師。”

“幸會幸會!”

“久仰久仰!”

三人各自抱拳,一番寒暄。

喬太公做東,邀請魯肅和胡比周,前往家中歡宴。

炸了幾個雷子,氣氛漸漸活躍起來。

喬太公請教魯肅:

“魯先生,今日承蒙關照,解我喬家莊滅頂之災。可是,魏縣令受了委屈,憤憤而歸,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來找茬?如果他再來,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喬太公寬心,此乃小事,都在我魯肅身上,不足掛心。”

魯肅微微一笑:“我自會寫信給廬江太守張勳,解釋這件事。”

喬太公徹底放心了,再次感謝。

魯肅轉向韋天寶,沉吟道:

“兄弟神機妙算,你說的璽之郎,果然已經兵敗淮南,被徐州劉備阻擊,退守壽春城。”

韋天寶笑道:“袁術袁公路已經是塚中枯骨,不足為懼。隻是廬江郡以後屬於誰,還不好說。”

魯肅抱拳請教:“兄弟以為,廬江郡和皖城,以後會屬於誰?”

韋天寶侃侃而談:

“從目前形勢來看,袁術兵敗之後,張勳肯定引兵而回,占據廬江。江南孫策,有小霸王之稱,自然也有窺覷廬江之心。可惜,孫策目前力量不夠,無法渡江作戰,隻能望江興歎。”

魯肅大駭,問道:“兄弟如何得知,孫策力量不夠,無法渡江作戰?”

“很簡單,孫策想要廬江,這時候是個絕好的機會。隻需兩三千兵馬過江,就能打下廬江和皖城。”

韋天寶一笑:“可是孫策周瑜毫無動作,可見力量不足,信心不夠。”

現在的廬江和皖城,非常空虛。

韋天寶如果有五百人,都敢攻打皖城,占據廬江,從此後割據一方!

可惜,韋天寶剛剛開始發展,根基太差,隻能臨淵羨魚。

魯肅沉默半晌,又問道:“假如兄弟就是孫策,可有辦法打下廬江?”

“來不及了。”韋天寶搖搖頭:

“孫策周瑜毫無準備,現在集結兵馬,準備糧草船隻,至少需要十天的時間。而我料到,張勳在這三五日,就會退守廬江。

那時候,孫策打不下廬江,反倒和張勳撕破臉,多了一個仇家。”

孫策和袁術之間的關係,很複雜。

孫策的父親孫堅死後,袁術收養了孫策。

可以說,孫策是袁術的半個幹兒子。

兩年前,孫策將父親私藏的傳國玉璽,送給袁術,換取兵馬錢糧,去江南打江山,漸漸有了今日之基業。

明麵上,孫策還是袁術的部屬,但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張勳也是袁術的部將,和孫策屬於同僚,一個在江北,一個在江南,隔江相望,互為唇齒,維持著表麵上的和氣。

所以孫策很糾結,想打廬江,又怕打不下,使張勳變成仇敵!

魯肅聞言,眼珠子一轉,哈哈大笑道:

“天寶兄弟有所不知,孫策將軍,並無吞並廬江之意。孫策和張勳,如兄弟一般,隔著大江,守望相助,絕不會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