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能使人性情和藹,使心靈有轉折退讓的餘地,能化幹戈為玉帛,能簡化複雜的人際關係。過分精明等於不超脫。事事好強,處處計較得失,活得必然緊張、沉重。
寬容不是軟弱,而是理解人,有愛心的表現。有曠達心胸的人,不把寬容看成是忍辱負重,而是看成美德和幸福。愛,對眾人的愛,對民族的愛,對國家的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操,修養的最高境界。古訓說:“仁者無敵。”
寬容是一把解冰的火,一縷化冰的風,它能化解心頭的所有仇恨;寬容是一片明媚的陽光,一掬甘甜的泉水,一縷清新的空氣,它能撫平受傷的心靈;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折射出一個人高尚的情操;寬容也是一種慷慨,在給予中獲得幸福。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絕壁懸崖;讓三分風平浪靜,爭一時人仰馬翻。
懂得寬容,你會把冰冷的拳頭變為溫暖的手,學會寬容你會把抽人的皮鞭變成救人的繩索。學會寬容就學會了生活。
心理解脫:
生活中,當我們受到別人的傷害或羞辱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一種冷靜的思維態度,“以忍為先”實乃上策,忍者為王,忍讓是一種處世態度,更是人生的一種至高境界。
6、學習水的智慧
水能靜能動,能弱能強,能屈能伸,水中有哲理,水中有道意,水中更有大智慧。
孔子曰:“智者樂水”。
“智者”的智慧當如水之靈活。若藏於地下則含而不露,若噴湧而上則清而為泉;少則叮咚作樂,多則奔騰豪壯。水處天地之間,或動或靜;動則為澗、為溪、為江河;靜則為池、為潭、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顯各異風采;經沙土則滲流,碰岩石則濺花;遭斷崖則下垂為瀑,遇高山則繞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細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當如“樂水”之靈感,時間如流水,我們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白姓如江水,為官要慎篤,《孔子家語》雲:“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可以覆舟。”水是美麗動人的,《紅樓夢》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台灣民歌唱,“阿裏山的姑娘美如水”,《荷塘月色》寫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飄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之時,詞中高手如李煜更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動流”之歎。水是交友的榜樣,“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也是處世的辨證,“水至清則無魚……”
水中有哲理。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江海之所以能為五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五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以其無次易之也。”水,是位辨證哲人。
“上善”的智慧當如“若水”之柔中有剛,剛柔一體。水,貌似柔,實則強;水雖柔,但可克剛。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載歌載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頭日臻完美成鵝卵石。柔軟的水,加壓能把巨岩擊碎,能把成噸的鋼材像揉麵團般鍛壓。
“上善”的智慧當“若水”之隨機應變。水,常態為液體,降溫至零度就凝固為固體;升溫至百度則化為氣體——聚於低空則為霧,升到高空則成雲,凝結下落則或為雨、或為雪、或為雹、……借助日光月光,還呈現為霓虹華暈。水以不變呈萬態,“大道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