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悲情緒是肺髒的殺手
中醫認為:“肺在誌為憂悲”,是指情誌的異常變化對肺髒的功能將產生影響,特別是悲哀憂傷易損傷肺髒,引起肺髒功能的下降或產生疾病。因此,養肺需要我們在吃藥、飲食調養的同時,還要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開朗的心境。
肺位於胸中,上通喉嚨,左右各一,在人體髒腑中位置最高,故稱肺為五髒之華蓋。因肺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髒”。為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
肺的第一大功能是主氣,主全身之氣。肺不僅是呼吸器官,還可以把呼吸之氣轉化為全身的一種正氣、清氣而舒布到全身。《黃帝內經》還提到“肺朝百脈,主治節”,百脈都朝向於肺,因為肺是皇帝之下,眾大臣之上,它是通過氣來調節治理全身的。
肺的第二大功能是主肅降(肅降人的氣機)。肺是肺循環的重要場所,它可以把人的氣機肅降到全身,也可以把人體內的體液肅降和宣發到全身各處,所以它又能通調水道,起到肺循環的作用。
肺的第三大功能是主皮毛。人全身表皮都有毛孔,毛孔又叫氣門,是氣出入的地方,都直接由肺來主管。當然呼吸主要是通過鼻子,所以肺又開竅於鼻。
在上麵的介紹中,可以看出,肺的功能和“氣”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人們生氣,或者有其它的悲傷情緒,會對肺有一定的傷害。
美國科學家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隨著人年齡增長,肺功能會出現正常衰退現象,但生氣和敵對情緒會加速肺功能衰退。這項研究曆時8年,共對670名男性展開追蹤調查,受調查者年齡從45歲至86歲不等。研究人員引入一套計分體係來衡量每位受調查者的生氣等級,在調查期間總共對他們進行3次肺功能測量。結果發現,如果受調查者研究開始時生氣等級較高的話,研究結束時其肺功能會較弱。
既然情緒能影響肺的健康,我們就應該調節自己的異常情緒,順應自然,還可以采用中醫提出的“憂悲以喜勝之,以怒解之”的方法,用喜的情緒來戰勝憂傷情緒,或者用怒的情緒來緩解,當然用高興愉快的情緒戰勝憂傷較好。
除了精神調節外,養肺還要注意呼吸。有一種方法,使呼吸節律與宇宙運行、真氣運行的節律相符,也就是要放慢呼吸,一呼一吸要盡量達到6.4秒。要經常做深呼吸,把呼吸放慢,這樣可以養肺。
《黃帝內經》中也介紹了一種呼吸的方法,叫閉氣法。就是閉住呼吸,叫“閉氣不息七遍”。這種閉氣的方法有助於增強我們肺的功能。先閉氣,閉住之後停止,盡量停止到你不能忍受的時候,再呼出來,如此反複七遍。
養肺要控製好情緒,要注意呼吸,更要吃好。日常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食蔬菜水果及豆製品,少食肉食及含脂肪較多的食物,忌食辛辣,戒煙酒。蔬菜以胡蘿卜、西紅柿、絲瓜、鮮藕、竹筍、菠菜、南瓜、黃瓜等為主;水果以柑橘、梨、蘋果、葡萄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