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而來,隨緣而去,聚散乃人生常態,有緣成為同路人,到站各自奔東西。
人生處處布滿驛站,一揮手,便成別離。
人生像劃船,一降生,你便上了家庭的這條船,父母兄弟由不得你挑選;長大了,學校又是一條船,同學們互相幫助,朝同一目標努力;畢業好似船靠岸,你有你的理想,他有他的打算,我有我的觀念,盡管友情難舍仍免不了道聲“再見”,以便各自選擇喜歡的其他船,就這樣一直劃下去。
其實,人生的路要每個人自己去走,誰也代替不了誰,正像這“路”字,一半是“足”,意思是要腳踏實地,一半是“各”,代表各人有各人的走向,有所往,有所返,有所聚,有所離,有所予,有所求,全在這路上。不舍與傷別是始終不能改變的,但是有些是變了的。隨著年少的遠去,知道長相憶比長相聚更為可貴,學習不是虛度光陰和情感。這樣,作別之時,沒必要把氣氛裝點得很悲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讓我們瀟灑的揮別,留取彼此的美麗,放在心裏。
人說賈寶玉多情,“多情自古傷別離,所以喜聚不喜散”。林黛玉深情,不喜相聚,她的理由是聚時歡樂,散後尤其冷清,所以,不如不聚。要想不聚,正如人生一世無悲無喜,恐怕不夠深刻,何況,談何容易?
路還是要自己走,聚散且隨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