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掌握交易技巧,買入和賣出很重要(1)(1 / 3)

股票投資中最富於藝術性和最難於把握的就是對買入和賣出時機的確定。如果選錯交易時間,買在高點,而賣在低點,那麼即使再優質的股票,再高超的交易者,也很難賺到錢。彼得·林奇認為隻有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價格買賣股票才能真正獲得良好的回報。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當初買入一隻股票的理由,自然就會清楚地知道何時應該賣出這隻股票。

如何買入股票

許多投資者買入股票非常隨便。隻要有股評人士推薦,或有利好傳聞,就準有人買。對於這些朋友來說,買股票比買菜還隨意,買菜還要挑三撿四呢。

隨意的結果可想而知,買人後大多被套牢,然後抱回家睡覺,等待解套。

當然,在股市實戰中,要做到絲毫不具有投機性,做到萬無一失,完全是天真的幻想;要把安全與冒險完全隔離開來也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對操作時機選擇得當的話,勝券還是可以把握的。

彼得·林奇就是這種能把握勝券的投資高手。他在其數十年的職業股票投資生涯中,特別是他於1977年接管並擴展麥哲倫基金以來,股票投資做得極為出色,不僅使麥哲倫成為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共同基金,使其資產由200Q萬美元,增長到140億美元,而且使公司的投資配額表上原來僅有的40種股票,增長到1400種。他也因此而收獲甚豐。驚人的成就,使得彼得·林奇蜚聲金融界。美國最著名的《時代》周刊稱他為第一理財家,《幸福》雜誌則稱譽他是股票領域一位超級投資巨星。彼得·林奇在自己從事的投資經營中,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凡,並自稱“股票天使”。

彼得·林奇的投資指導思想基本是以價值為中心的,當然,他在企業的價值量化評估的基礎上更看中非量化的內在價值,比如企業的新產品推出市場,企業的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等都是促使企業價值提升的因素,他往往利用各種方式發現這些亮點,並及時投入。

另外,對於股票的投資價值,彼得·林奇有自己的另一個獨特看法,他認為一隻股票的投資價值完全取決於評估的時間點。在美國股市曆史上,曾經有過許多類型的股票紅極一時,像鐵路股、航空股以及以後的家電股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進步使得這些股票最終光芒盡失。

許多投資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買股票,認為股價漲了表明股票有投資價值,而不去充分了解企業的基本麵情況;一旦股價下跌,則會對企業失去信心,從而賣出股票。其實,股價的波動常會出現從眾的情形,很多優質的股票在大盤走軟時股價也會隨著回落,此時,顯然是買進這些股票的大好時機。

在彼得·林奇所經營的麥哲倫基金的1400種股票中,大致有4類股票:

(1)彼得·林奇希望能夠收益200%~300%的成長股;(2)股價低於實值的價值股,彼得·林奇希望在股價上漲三分之一時就脫手;

(3)績優股,如:公用事業、電訊、食品、廣告公司的股票,這類股票帶防禦性,經得起經濟不景氣的打擊;

(4)特殊情況,如再生股,由於這類股票麵臨經營等的轉折,但又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風險巨大,但是,一旦轉型成功,利潤也將非常豐厚。

那麼,彼得·林奇是如何買入這些股票的呢?我們在下麵進行具體的介紹。

尋找最具潛質的10倍股

觀察你的朋友,你可以知道他買什麼牌子的計算機,喝什麼牌子的飲料,喜歡什麼樣的拖鞋以及去看什麼類型的電影,這些都是有益的線索,可以引導你發現合適的股票。

——彼得·林奇

華爾街有一個詞彙叫做“Tenbagger”,意思是指能漲10倍的股票,對於那些希望在投資上有所成就的人們,尋找一隻10倍股應該成為其必修課程。彼得·林奇的選股目標就是努力尋找最具潛質的10倍股。彼得·林奇在其自傳中談到一個能漲10倍的股票的意義:“在規模較小的投資組合中,即使隻有一隻股票表現出色,也可以把一個賠錢的資產組合轉變成一個賺錢的資產組合”。

可見,10倍股是持續的高複合增長率造就的,假定估值不變,當盈利年增長率超過25%時,10年期間公司的盈利和股票價格將上漲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