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認識邏輯思維(3)(1 / 2)

就是在我們把事物從整體分解到各個單元部分進行分門別類的分析研究,研究的結果並不是隻是簡單的分析,而是通過分析找到其各個單元之間的關聯聯係。從而才能更好的說明各個單元最基本的元素是什麼。

那麼本質可以簡單的稱之為找出事物內部聯係的一種方法。也就是分析矛盾。

萬物在組成的過程中都具有矛盾,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如何抓住事物的這種特殊屬性,就要通過分析。

一般來說,分析的步驟有以下三步:

(1)就是把研究對象看作一個整體,並且分解成各個單元部分。

(2)對各個單元部分進行分析。

(3)對各個單元部分在整體裏所起的作用進行分析,並且找到關聯性。

具體談如何分析。分析的方法在不同的學科中都有其規範,現在我們就介紹4種最常見的分析法:

(1)根據屬性進行分析。

即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麵的分析。

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2)根據數量進行分析。

現象的數量特征、數量關係與數量變化的分析定量分析作為一種古已有之但是沒有被準確定位的思維方式,其優勢相對於定性分析的是很明顯的,它把事物定義在了人類能理解的範圍,由量而定性。

文1:美國次貸危機。

文2:全球經濟一體化。

文3:貨幣體係。

文4:稅收。

文5:美元貶值。

文6:人民幣升值。

文7:出口危機。

文8:加工整理。

文9:找出引起世界金融危機的種種原因,看它們與金融危機之間有著怎樣的聯係。

文10:國際化經濟大環境。

文11:這裏,給大家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它的基本思路與人對一個複雜的決策問題的思維、判斷過程大體上是一樣的。在此列舉這樣一個圖表:

某顧客選購電視機時,對市場正在出售的四種電視機考慮了八項準則作為評估依據,建立層次分析表格如下:

文12:選購電視。

文13:尺寸。

文14:外形。

文15:價格。

文16:牌子。

文17:信譽度。

文18:保修期。

文19:耗電量。

文20:科技含量。

文21:A種。

文22:B種。

文23:C種。

文24:D種。

文25:解析大腦分析法。

(29-30)

(3)因果分析要分清因果地位。

要注意因果對應,任何結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分析是根據事物之間的因果聯係,通過分析事理,揭示事物本質,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來證明事物發展趨勢的一種論證方法。

(4)係統分析。

從係統需求入手,從單元觀點出發建立係統模型。係統模型從概念上全方位表達係統需求及係統與單元的相互關係。係統分析在單元模型的基礎上,建立適應性強的獨立於係統實現環境的邏輯結構。

綜合法。

把分析過的對象或現象的各個部分、各個屬性聯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跟“分析”是相對的。

綜合法並不是簡單的把各個單元部分進行簡單的拚接組合。而是通過縱觀整體的每一個部分之後對本質、因素之間的聯結。通過各個內部之間的聯係,從整體上去綜合事物內部聯係的一種方法。

其要求是通過整體掌握事物單元部分的各個屬性,在此基礎之上,聯係單元部分加以補充概括,再現事物整體。

比如,哺乳類動物是主要的動物組成部分,我們想要理解,又不得不去進行分類研究。將其分為原獸亞綱和獸亞綱。通過恒溫習性等多個元素去分門別類地研究。

分析與綜合的關係。

我們先來認識分析和綜合的區別:

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體或過程分解為各個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隻有對各要素首先做出周密的分析,才能從整體上進行正確的綜合,從而真正地認識事物。

綜合就是把分解開來的各個要素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方法和思考過程。隻有對事物各種要素從內在聯係上加以綜合,才能正確地認識整個客觀對象。分析與綜合是統一的科學思維方法,我們既要注意在綜合指導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礎上的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