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可以使我們成大事,也可能使我們淪為失敗者。同一件事,由不同心態的人去做,其結果也不相同。人生就像一副牌,我們必須用好心態對待人生,隻有擁有好心態,壞牌才不一定輸。
一、帶著夢想前進
夢想是成功的起跑線,沒有夢想就不會有成功。
人類曆史上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以夢想為目標才實現的。有了夢想,人們才會努力去為實現它而奮鬥,因為夢想就是希望,隻有看到希望,人們才會盡力拚搏。
那裏原是一片農場:草地,高大的胡楊樹和遍地梅樹,成群的牛羊,騎馬的牧人……後來,斯坦福大學的幾個年輕學子看中了這個地方。他們一來,驚飛了薄霧迷漫的海灣上的鷗鳥,也驚擾了馬背上情人們的夢。因為這群人帶著一個更大的夢想,要在這裏建設美國的矽穀——如今在美麗而迷人的舊金山海灣,在昔日的農場上,崛起了一幢幢白色的建築,這裏聚集著世界一流的Intel,IBM公司,成了一塊舉世矚目的神奇的土地。
李冬5歲的時候,母親去世,在外地當鐵路工人的父親另組成了一個家,李冬就在鄉下獨自跟著奶奶。那年,他即將考大學,父親從外地回來,流著淚懇求李冬到鐵路采石場頂替自己的班,因為父親沒有錢供他上大學。李冬在采石場,整天與裸露的山岩為伴。而在他的狹窄的屋子中,卻有一小塊的天地:各種形狀的石頭,在牆角擺出了一個個巧妙動人的身姿;一張很舊的桌子上,堆著毛筆、顏料和作畫的紙;桌子的上方,掛著一幅沒有裝裱的畫,畫上是連綿的綠色群山,一條碎石鋪成的路向前方伸展……李冬說,他給這幅畫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山的夢想》,有一天他要沿著山中的這條小路走向遠方。現在,李冬已經成了市畫院中一位很年輕的畫家。
你必須樹立自己成功的心態,讓生命按照自己設定的軌道朝夢想前進。記住,沒有夢想,沒有前進的決心,你就不會成功,心態是你唯一能完全掌握的東西,也是成功的關鍵。
二、再試一試
生命的獎賞在旅途的終點,而不是在起點。不知道需要經曆多少次失敗才能成功,而且成功可能躲在拐角處,我們很有可能不小心就錯過。但不管怎樣,再前進一步,再試一試。
有時候,人們經曆多次失敗就會對自己和別人失去信心,但是為什麼不再試一次呢?也許這一次就會成功啦。
學校裏,凡教過他的老師都搖著頭說他是自甘墮落。老師知道他天性聰明,別的同學能學會的,他也能學會。但是他卻拒絕努力,也不願接受別人的幫助。對他鼓勵也好,批評也好,他都無動於衷。
一天課後,一個仍願意幫助他的老師找他談話,告訴他:“你的這次考試又是一塌糊塗,你不給我留一點餘地。看來,隻能給你打不及格了。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沒什麼可說的。”他往椅子上一靠,臉上露出嘲笑的表情,無所謂地說。
他這麼一說,那位老師失望之極,隻好揮揮手,讓他走。他轉身邁著輕鬆的步伐,瀟瀟灑灑地出了辦公室。“天哪!這孩子怎麼能這樣?他難道就這樣自暴自棄嗎?誰還能幫這個孩子一把?”那位老師不自覺地大聲說了出來。那位老師兩手抱著頭,呆坐在辦公桌前,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竟淚水漣漣。
不知過了多久,那位老師覺得一隻手放到了肩膀上。抬頭一看,他回來了。“老師,我不知道還有人對我的事這麼關心,”他說,臉上的嘲笑消失了,“如果我再試著努力一下,您能幫助我嗎?”
“那你可一定要真正努力才行。”那位老師回答說,“我們倆都要加油。
“那好吧,能從現在就開始嗎?”
從那以後,他真的開始努力,各科作業都完成得很好,最後,他甚至成了班上最好的學生之一。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位老師先前時的那份失望心態,為什麼不像她後來那樣再試一次呢?失望是容易傳染的,隻有好心態才能戰勝失望,再試一次也許就成功了。
三、放棄的智慧
當我們苦苦堅持卻無法成功的時候,選擇放棄是最好的辦法,但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一個人要學會放棄,放棄那些你不擅長的,放棄那些等不到結果的,但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放棄,因為放棄也需要智慧。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試驗:將一條饑餓的鱷魚和一些小魚放在一個箱子的兩端,中間用一個透明的玻璃板隔開,剛開始,鱷魚毫不猶豫地向小魚發動進攻,它失敗了。但毫不氣餒,接著,它又向小魚發動第二次更猛烈的進攻,它又失敗了,並且受了傷。它還要進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進攻無望後它再也不進攻了。這時候,心理學家將隔板拿開,鱷魚仍然一動不動。它隻是無望地看著那些小魚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閑地遊來遊去。它放棄了所有努力,最終活活餓死。
馬嘉魚很漂亮,銀膚燕尾大眼睛,平時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產卵,隨著海潮漂遊到淺海。漁人捕捉馬嘉魚的方法挺簡單:用一個孔目粗疏的竹簾,下端係上鐵,放入水中,由兩隻小艇拖著,攔截魚群。馬嘉魚的“個性”很強,不愛轉彎,即使闖入羅網之中也不會停止。所以一隻隻“前赴後繼”地陷入竹簾孔中,簾孔隨之緊縮。孔愈緊,馬嘉魚愈激怒,瞪起魚眼,張開脊鰭,更加拚命往前衝,結果被牢牢卡死,為漁人所獲。
一隻蝴蝶從敞開的窗戶飛進來,在房間裏一圈又一圈地飛舞,有些驚惶失措。顯然,它迷路了,左衝右突努力了好多次,都沒有飛出房子。這隻蝴蝶之所以無法從原路飛出去,原因是它總在房間頂部的空間尋找出路,總不肯往低處飛,那低一點的位置就是敞開的窗戶。甚至有好幾次,它都飛到高於窗戶頂部至多兩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飛低一點!最終,這隻不肯低飛一點的蝴蝶耗盡了氣力,氣息奄奄地落在桌子上,就像一片毫無生氣的葉子死去了。
或許這些都是些很平常的故事,但是告訴我們的卻往往是人生的大道理。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人:他們一方麵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麵又因循守舊、不思改變,習慣在老路上繼續走下去。
上麵三個故事告訴我們,放棄的智慧一是不要過早放棄,二是換一種方式再去努力。
四、用好心態對待工作
無論從事的是什麼工作,心態都是非常重要的。你把工作當做善事,隻認為它是工作,那麼這工作就很累;而你如果把工作當做興趣來對待,那麼你會感到工作很輕鬆。
現實中,許多人整天抱怨工作太累,把去工作看得跟上刑場似的。這其實是心態的問題。
有位年事已高的僧人,仍舊毫不間斷地天天早起工作,在晨曦中曬幹萊。
信徒問他:“師父年紀多大了?”
“77歲了。”
“那該享享清福,幹嗎那麼累呢?”
老僧很幽默地說:“因為我存在。”
“那也不必在太陽下幹活呀。”
“因為太陽也存在。”
“你是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不,你當它是工作,我當它是生活。”
你的心態決定你對工作的態度。你認為它是付出,是苦差那麼你肯定會被工作所累。相反,如果你把它看做生活中的一部分,用快樂的心態去工作,那麼工作會給你帶來許多快樂。
五、壞牌也要去拚
生活有時候像牌局,你的自身條件就是你手中的牌。當然,每個人的牌都不一樣,會有好有壞,但牌局並不是牌好就一定贏,壞牌也不一定會輸,關鍵是看你怎麼打。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手中能有一副好牌,但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我們能決定的是後麵的牌局怎麼打。當我們拿到壞牌時該怎麼辦?是認輸還是用心打好它。
世界上有兩個鞋匠的兒子,非常值得世人欽佩。
一位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他在30歲前寫過不少詩歌、劇本和長篇小說,但均不出名。有人譏笑他:一個鞋匠的兒子,還想做作家夢,真不知天高地厚!安徒生不氣餒不沮喪,轉而專攻童話,寫出了《醜小鴨》、《皇帝的新裝》、《夜鶯》、《賣火柴的小女孩》等令人經久難忘的作品,終於成為世界級童話大師。
另一位是美國總統林肯。林肯雖出身寒微,但他勤奮好學、不屈不撓,終於一步步由律師、議員走上了總統之位。林肯出任總統首次在參議院演講時,就遭到一位傲慢無禮的參議員的羞辱:“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林肯不卑不亢地說:“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已去世的父親。我一定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麼好。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和精神。我一定會用這種做鞋子的藝術和精神,來兢兢業業地治理國家!”林肯的妙答,博得了那些出身名門望族的參議員們的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