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壞牌不一定輸1(2 / 3)

詩人荷馬是個瞎子,張海迪半身癱瘓,海倫·凱勒又聾又啞又瞎……他們比誰的牌都糟,但他們都沒有輸。我們誰還有比他們更糟的牌?至少我們還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雙靈活的手,即使沒有,我們還有一個自由的大腦!

由此可見,人生牌局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中。所以無論手中的牌有多差,我們都要盡心盡力地去爭取打贏它。

六、怎樣才能更接近成功

成功的最佳目的不是最有價位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每個人都企盼成功,這是人之常情。但一定要認真地想一想,你的目標在哪裏?怎樣才能更接近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社進行了一個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羅浮宮失火了,在隻能搶救一幅畫的情況下,你會救哪一幅畫?

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個答案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而獲得了該題的獎金。

他的答案是: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畫。

無獨有偶,國內一家大型期刊也曾進行過一個類似的有獎調查,其中一個題目是:假設你、你的母親、愛人、孩子一同落水了,在你隻能救一人的情況下,你先救誰?

結果,收到的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有說先救母親的,也有說先救愛人的,還有說先救孩子的,給出的理由也不一而足。唯有一個答案與眾不同,它也就是這次調查的最佳答案:救離我最近的那個人。理由也很簡單:因為這樣成功的幾率最大。

以上兩則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成功的最佳目的不是最有價位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換言之,成功在近處。

國外一個軍事記者一生拍攝了大量戰爭照片,獲得了許多殊榮。他拍攝的照片每一張都充滿了現場感。曾有人問他:“為什麼別人拍不出你那樣真實而且充滿強烈感染力的照片?”他說:“那是因為他們離戰火不夠近。”

看準目標,努力接近目標,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接近戰火,才有可能拍到懾人心魄的照片。

請朋友們記住:一定要選擇最能實現的目標去努力,因為看得見的目標更容易成功。

七、成功一次就足夠了

有的人一輩子成功地做成了許多事,有的人一輩子隻成功了一次。人生的成功不在乎多少次,隻要做得好,成功一次就足夠了。

許多人在嚐試了N次失敗之後就會說:成功與我無緣,再說了,一點點成功又有什麼用呢?這種心態是不好的,至少會影響生活的積極性。

大衛·麥克康奈爾曾經挨家挨戶地賣書。家庭主婦們對他推銷的書不屑一顧,經常是還沒有等他有機會推銷產品,就當著他的麵“砰”的一聲關上門。麥克康奈爾沒有灰心喪氣。相反他決定送一樣小禮物,一種他自己做的小瓶香水。他很快就發現家庭主婦們對他的香水更感興趣。於是乎,他不再賣書,而是改行開辦了自己的香水公司——雅芳公司,結果大獲成功。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那麼你什麼都學不到。但是如果你嚐試後即使失利了,你也能知道什麼路行不通,這樣你就朝成功邁進了一步。

梵高幹了好幾種工作都失敗了,此後他開始學繪畫。他成功了。

隻要你去努力,去嚐試,早晚有一天會成功,而那一次成功也許就會成就你的一生。對於梵高來說,成就一次就足夠了,對你來說也是如此。

八、你應該跑在第一

如果你渴望成功,那麼你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我可以成為最好的,我不用跟在別人後麵。

任何人都要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在億萬精子的競爭中從母親體內勝出的。那麼,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我們一樣可以打敗,我們永遠應該跑在第一。

有個叫理查·派迪的賽車運動員,當他第一次賽完車後,抑製不住興奮,向母親報告了比賽結果。“媽”他衝進家門叫道,“有35輛車參加比賽,我得了第二名!”

“你輸了!”他母親回答道。“媽媽,”理查抗議道,“有這麼多的車參加比賽,我第一次跑就得了第二,這樣的成績難道還不算很好嗎?”

“理查!”母親嚴厲說道,“你用不著跑在任何人的後麵!”

接下來的20年中,理查·派迪稱霸賽車界。他成為賽車運動史上贏得獎金最多的賽車手,他創造的多項紀錄至今還無人打破,“理查,你用不著跑在任何人後麵”這句話一直激勵著他跑在最前麵。

每個人的身上都潛藏著巨大的能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並充分利用自己的潛能。如果你有好心態,那麼自信心會激發你的潛能,增加成功的資本。

九、把人生分解成若幹小目標

人不能沒有崇高的理想,可是遠大崇高的理想不一定立馬實現,所以我們應當把人生理想分解成若幹易於實現的小目標。

許多人一輩子碌碌無為並不是因為沒有理想,而是因為理想太遙遠,而他們又不懂得怎樣去分解目標,所以在一次的挫折後放棄了目標,用平庸來度過餘生。

在美國的一個海洋館,有一頭重達8600千克的鯨能躍出水麵6.6米,並且為遊人表演各種動作,人們都感到不可思議。訓練師披露了奧秘:開始時,他們先把繩子放在水麵上,使鯨慢慢從繩子上方通過,當它從繩子上方通過的次數逐漸多於從下方通過的次數時,訓練師就會把繩子提高,隻不過提高的速度很慢很慢,有時甚至隻有幾厘米。6.6米就是這樣被分解成許多小目標後一步步達到的。

日本著名的馬拉鬆運動員山田本一曾告訴人們這樣一個成功的秘訣:他剛開始參加比賽時,總是把目標定在40多千米外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跑到十幾千米時就疲憊不堪了,因為他被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後來,他改變了做法。每次比賽之前,他都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線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一個目標後,他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千米的賽程就這樣被他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

為了實現宏偉遠大的理想,讓我們把人生分解成若幹小目標吧!這樣,我們的目標將更加清晰,將有利於我們鼓起信心去實現它,當我們將一個個小目標實現時,人生的輝煌隨之到來。

十、心若在,夢就在

大家是否記得那首《從頭再來》,“心若在,夢就在……看成敗,人生豪邁,隻不過是從頭再來。”正是這首歌給了許多人繼續生活和奮鬥的信心。

人生道路上你總是會遭受到幾次致命打擊,這些打擊也許會讓你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但這些打擊都算不了什麼,因為失敗僅僅存在於人的心中,隻要你認為自己能成功,不妨從頭再來。

有一位鄉下的文學青年花了10年時間寫了兩部長篇小說,光小說手稿就裝了滿滿一大提包。他打算帶著自己的手稿去京城拜訪一位著名作家。

到了京城,饑腸轆轆的他找到一個小吃攤,放下裝滿手稿的提包,蹲在小吃攤邊大吃起來。等他吃飽喝足付了錢,回過頭一看,頓時傻了眼,他那裝滿手稿的手提包竟不翼而飛。

他發了瘋似的大聲詢問,遇人便問,但是所有的人都搖頭。

10年的心血啊!就這樣頃刻間化為烏有,10年,人的一生有多少個10年?

有人告訴他,現在的扒手很厲害,你不必找了,找也是白找。有人看了看他寒酸的樣子問:“你的包裏究竟裝了什麼值錢的東西,文物?祖傳的寶物?”有誰知道,包裏裝的是他花費10年時間營造的一個夢。

他發了瘋似的滿大街尋找,他突發奇想:當扒手發現包裏隻有一捆捆“廢紙”,會不會把包扔在廁所裏或垃圾堆上?他發瘋似地去廁所裏找,去垃圾堆刨,用一雙手狠命地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