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成功者的黃金法則(1)(1 / 3)

成功地起跑

在百米賽跑中,一個運動員最終能否勝出,除了自身實力外,影響其成績的一個最重要因素就是那條起跑線。經常會見到有許多運動員因為搶跑被取消資格,或是起跑慢人半拍而最終落敗。

在職業生涯中,每一個人都需要一次次的起跑:獲得一個新職位,你需要一次起跑;參與一次競爭,你需要一次起跑……許多時候,你之所以會失敗,並不在於你跑得快慢,而是因為你輸在了起跑線上。

如在今天競爭激烈的職場,敬業、忠誠是一個人最可貴的職業精神,所以當你懷著一種“學本領”的態度去麵對一份工作時,其實你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趙先生做事有心機,為了能學到一些管理技能,先跳槽到一家知名的洋快餐店裏做公關工作。那時他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一般晚上要工作到淩晨一點左右,雖然很辛苦,但是趙先生還是任勞任怨,為了再長點本領,對他來說這點苦算得了什麼呢?再說這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天下班後,老板要找他“溝通溝通”。憑著自己的直覺,趙先生知道老板想辭退自己。趙先生越想越生氣:“每天我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時不時地幹很多臨時交代下來的任務。老板為什麼如此不講情理?”於是,趙先生問老板:“可不可以再給我一次機會?”

老板說:“不可能。”

“既然這樣,我自己提出辭呈可以吧!”趙先生說。

臨走的時候,老板又“安慰”趙先生說:“我還是很感謝你這段時間為店裏所做的一切的。”

“哪裏來的感謝!過河拆橋罷了。”他憤憤地想著,本來還都是好好的,但為什麼突然就……帶著那個大大的問號他遞出了辭呈。

痛定思痛,趙先生才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當初,他進這家公司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試問:現在有哪家公司願意招聘學徒工?更何況,這種態度會給老板一種不安分的印象,所以在合適的時候被辭退也是意料中的事。

這就是當今職場的“遊戲規則”。一個人抱著與公司初衷相背的目的去工作,也許他足夠敬業,足夠執著,但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不可預料”。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許多人在職業生涯中都曾有過美麗的夢想,但是能通過努力實現夢想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絕大多數人都顯得很平淡的原因。

人們總是把夢想編織得很美,但往往忽略了如何走好第一步。執著需要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與事業的起點。有一位大學生,滿懷希望到一家大公司應聘,這時,考官問他:“請問你都從事過什麼工作?”

大學生似乎自信地回答:“我相信自己做這份工作不需要太多工作經驗,憑借我的能力,相信會迅速適應工作的。”

“真是對不起,我們這裏隻招聘一些有經驗的員工,這樣不但可以省去培訓費用,而且也可以從中獲得急需的技術。”考官直截了當地對他說。

如果他能轉換一種思路,為自己設定一個正確的起點,他也許真的會很優秀。但是,當你不給自己一次機會的時候,別人又怎麼會給你機會呢?

真正執著於自己事業的人,他們往往都喜歡從最底層的工作做起,並且會做得越來越好。

有一位董事長曾雇用了一位秘書,秘書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拆信、分類,並且回複一部分信件。起初,他隻能按著董事長的要求去做每一件事。一天,董事長口述了下麵一句話,並且要求秘書把它打印出來:“記住:墨守成規的人永遠得不到更好的機會。”

秘書把打印好的紙條交給董事長,並且說:“您的格言使我獲得了一個想法,對您、對我都很有價值。”

董事長不以為然。但是從那天之後,董事長卻清楚地看到,他所說的那句話已經改變了秘書的工作。秘書經常會在用完晚餐後回到公司,並且從事不是他分內之職的工作。他經常會把寫好的文書交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他已經研究透了董事長的風格。所以,一些信回複得與董事長要求的幾乎一樣。他一直保持著這種習慣。時間久了,這位秘書還學會了如何替董事長處理一些私人事務。漸漸地,董事長越來越離不開這位秘書了。

所以,執著要以敬業為重,尤其是就職於一家正在成長中的公司,公司的每一次進步與成長,也是個人的一次成長。也許你會因為各種原因離開現在的公司,但是,隻要你在職一天,你就不應該抱著混日子的態度去工作。更何況,當你把職業當做事業來經營時,你需要入門,然後入行,如果缺少一種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職業態度,你會發現自己會處處落後於他人。

所以,一個人要執著於成就一番事業,首先要執著於自己平凡的工作,不論自己處於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不論自己的職位高低,隻要在做事前端正心態,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那麼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一連串的衝刺

“一個精明的雇主刊登廣告要雇用一個孩子,他對前來應征的20個孩子說:“你們用這個球擊那個標記,要用球擊中才行,每個人有7次機會,誰擊中目標的次數多,就雇用誰。”結果沒有一個人擊中。於是雇主說:“明天再來吧,看你們是否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