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正愉快地幫忙搬貨的應征者,聽見廠長這麼一說,不少人當場發火說:“這麼說來,你們不是在騙人嗎?搞什麼名堂啊!”他們氣憤地說著,並氣呼呼地將手上的貨物隨地一扔,一大群人便急匆匆地往外走去。此時,雨越下越大,倉庫的負責人眼看著貨物全堆在外麵,焦急地請求他們幫忙,並允諾會給予報酬,但是大家仍不為所動,隻有一個人在大家的嘲笑聲中留了下來。貨物搬完後,這個人沒領報酬就往大門走去。
就在這個時候,人事主管忽然跑了過來,用力地握住他的手說:“恭喜你,你已經通過本公司的考核,請你明天就開始上班。”這個年輕人聽了滿頭霧水,正在納悶時,隻見廠長站在前方,用讚許與肯定的目光,向他點頭致意。當故事中的其他麵試者,為了求職而抱著現實的“交易”心態,期待在付出後會有必然的收獲時,聰明的老板隻以一句話,便直接拒絕了那些工作心態不正確的求職者。畢竟,在有求於人的情況下,大家都會盡量表現出賣力的一麵,然而,這些人隻顧及一己之私,卻不會為別人著想,日後自然也不會盡心盡力為公司付出。因此,在這個考驗的過程中,老板清楚地看見多數人刻意的“企圖”,而不是服務的“熱情”。如此一來,更加突顯出那個年輕人樂於助人、不問收獲的熱情,也因為這份服務的熱情,讓他輕鬆贏得了工作的機會。
所以,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工作,工作就會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不要再用勢利的眼光看待工作,而要學會用心去感覺工作。這樣,你才會融入到工作中,並獲得更多的回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拉裏·金,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區,10歲時父親因心髒病去世,從此靠著公眾救濟金長大成人。從小就向往廣播生涯的他,從學校畢業後先是到邁阿密一家電台當管理員,經過一番努力才坐上主播台。他曾經寫了一本有關溝通秘訣的書,書名叫《如何隨時隨地和任何人聊天》。書裏提到他第一次擔任電台主播時的經曆,他說,那天如果有人碰巧聽到他主持節目時,一定會認為:“這個節目完蛋了。”那天是星期一,上午8:30他走進了電台,心情緊張得不得了,於是不斷地喝咖啡和水來潤嗓子。上節目前,老板特地前來為他加油打氣,還為他取了個藝名:“叫拉裏·金好了,既好念又好記。”
從那一天開始,他得到一個新的工作、新的節目與一個新的名字。節目開始時,他先播放了一段音樂,就在音樂播完、他準備開口說話時,喉嚨卻像是被人割斷似的,居然一點聲音也發不出來。結果,他連播了3段音樂,之後仍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時,他才沮喪地發現:“原來,我還不具備做專業主播的能力,或許我根本就沒膽量主持節目。”這時,老板忽然走了進來,對著滿臉喪氣的拉裏·金說:“你要記住,這是個溝通的事業!”聽到老板這麼提醒,他再次努力地靠近話筒,並盡全力開始他的第一次廣播:“早安!這是我第一天上電台,我一直希望能上電台……我已經練習了一個星期……15分鍾之前他們給了我一個新名字……剛剛我已經播放了主題音樂……但是,現在的我卻口幹舌燥,非常緊張。”
拉裏·金結結巴巴地一長串說了下來,隻見老板不斷地開門提示他:“這是項溝通的事業啊!”終於能夠開口說話的他,似乎信心也喚回來了,這天,他終於實現了夢想,也成功地完成了夢想!那就是他廣播生涯的開始,從此以後,他不再緊張了,因為第一次廣播經驗告訴他“隻要能說出心裏的話,人們就會感受到你的真誠”。
身為著名主播,拉裏·金的經驗是“談話時必須注入感情,表現你的熱情,讓人們能夠真正地體驗並分享你的真實感受”。對拉裏·金來說,廣播不隻是一項溝通的事業,更是充實他精彩人生的第一要素,所以,他在書中一直告訴人們“投入你的情感,表現你對生活的熱情,然後,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回報”。這不僅是拉裏·金在奮鬥的道路上所悟出來的成功秘訣,也是每一個希望能成功經營自己的有心人最為有用的成功指引。
現實中,對工作熱情的人永遠不會失業。一個人的成功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理念:一個人如果想成功,他必須把自己全部的生命都投入到事業中。正是熱情,在科學、藝術與商業領域造就了無數的奇跡。對個人而言,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往往在於,有的人憑著熱忱全身心地投入,而另一些人卻不夠專心致誌。
預見你的下一個目標
做任何事,隻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後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會逐漸靠近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體目的地,而且向它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以小步穩妥地向成功靠近更容易。
曾經有一位63歲的老人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市。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她到達了邁阿密市。在那兒,有位記者采訪了她。記者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