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每當這個時候,許金輝就能把一切都放下,然後蹲下身,開心的摸摸他可愛的小腦袋,疼惜地說:“好啊,曉諭今天要唱什麼歌給舅舅聽呢?”
他笑起來很溫暖仿佛可以把世界都照亮。
唱完歌了以後,很多人都會鼓掌,然後笑著告訴他:“曉諭唱歌好棒哦!”
曉諭自豪地說:“嗬嗬,早就知道了,大家都說曉諭唱歌很好聽耶,以後要當明星哦!”
許金輝把曉諭抱起來,笑的很開心。
他也總是把曉諭帶到學校裏。
然而當他再次來到曉諭家,卻是被曉諭的爸爸媽媽叫來的,說他怎麼也不肯去學校了。
許金輝看到離人群很遠的曉諭,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粘著他了,心裏說不出的難過。聽說,上學半年以來,曉諭變了很多。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太在意,直到他越來越孤僻,再也回不到從前的時候,父母才有所警覺。
曉諭的老師是一個很年輕的女孩子。因為曉諭的爸爸媽媽從來不會巴結她,而另一個學生東東,他的家長總是時不時的給老師送禮。又因為小時候的曉諭有弱視,所以會戴黑色的眼罩遮住弱視的那隻眼睛,老師看他越發不順眼。
曉諭學習一直很用功,有一次,東東因為作業沒完成而搶了曉諭的作業去抄襲,曉諭表示反對。東東就動手打了起來。這件事的最後,竟然是曉諭被罰站了整整一個早上。
父母一直相信動手的不會是自己的兒子。
然而這些事卻在曉諭的心裏留下了陰影。
一個小孩子的心靈遠遠比一個成年人脆弱。
在七歲的時候和在十七歲的時候,同一件事,同樣的話語,對同一個人來說是絕對不一樣的。
第二天,老師以沒有交作業的理由,留曉諭一個人在辦公室裏整整三個小時,直到曉諭的父母打了電話來,問怎麼了,老師說:“他沒交作業!”
曉諭的父母不相信一向乖巧的兒子沒有交作業,於是一直向老師求情,讓她再找找。
最後,她在學生的作業裏找到了曉諭的作業,才放他回家。
哭紅了眼眶的孩子拒絕再踏上學堂,父母連哄帶騙才讓他又一次進了學校。
那天,感冒了的曉諭突然想要去洗手間,舉手說自己要上廁所,老師卻視而不見,曉諭最後拉到褲子上了,老師當著全班的麵狠狠罵了他一頓,非但沒有關心,還要他留下來把教室弄幹淨。
此後,曉諭對學校的抵觸越來越嚴重。最後演變成對過往的人們的厭倦,總是一個人呆在角落裏,不再是以前那個自信的孩子了。
老師,特別說啟蒙老師,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永遠無法磨滅的影響。這個社會有太多這樣的人,總是頂著為了孩子的口號,做著傷害孩子的事情。
很多時候,理想和現實是背道而馳的。
如果我們沒有方向,如果連翅膀都被折斷。
無法與夢想對望,至少還能在角落裏向著天空許下願望。
所有人都用同一種表情俯視著看我們成長,然後指使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而那些擺著姿態的人,誰又曾真正站在我們的角度去審視我們究竟想要什麼,應該做什麼。
事情沒有預料到就發生了?還是,根本就沒有人去預料這些。
我們需要溫暖,需要慰問,需要關心,需要有一句話、一個人能讓我們感動,能讓我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僅此而已。
每一個人,就算是表麵上裝的很冷酷的人,都希望有人能讀懂自己。因為沒有,所以才去尋找;因為尋找,所以才讓自己受傷;因為受傷,所以才讓自己堅強;因為堅強,所以才讓自己偽裝;因為偽裝,所以失去了一次又一次被理解的機會。
於是,冷漠的人依然冷漠。
於是,孤單的人依然孤單。
我們無法再相信誰,無法放下自己的偽裝。
然後是,那些最初的夢想,離現實,越來越遠……
課間,韓初曉說:“我初中和林愛晚一個班,她家長給班主任送禮了,我家人沒送,因為我們是前後桌,成績也差不多,所以每次班主任點到林愛晚的時候都要表揚一下,點到我的時候都要批評一下。她比我多考上一分都要被班主任表揚到天上去。”